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1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第一篇 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 , 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研究内容 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 研究目的 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保障人类健康。五大寄生虫病 (WHO): 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 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伤残调整生命年”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来表示疾病的负担(disease burden), DALYs 是指在伤残状态下生存的时间和因疾病早逝而丧失的时间。 DALYs 值越大,表示对健康的损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越大。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 (malaria)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丝虫病 (filariasis)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钩虫病 (ancylostomiasis)蛔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 组织内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囊虫病、包虫病等 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病原体引起疾病 媒介引起疾病传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慢性损害,劳动力丧 生命质量下降,影响社会生 影响优生优育及人口素质 人兽共患病,畜牧业损失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寄生虫及媒介昆虫药物抗性株出现,遗传下一代,增加防治难度。人类活动范围扩大,某些病从自然界带入人类。人类交往频繁,人口大量流动。全球变暖,导致虫媒病的流行。不良饮食习惯,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三节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包括 新现寄生虫病(neo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s) 再现寄生虫病(re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s): 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棘阿米巴病、内脏利什曼病、弓形虫病、贾第虫病、包虫病 第四节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生虫引起人体致病机制,寄生虫生态与流行病学,寄生虫病的防治,分子寄生虫学,息技术与寄生虫生命现象的模型寄生与寄生关系共栖:指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互利共生: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均获得益处并相互依赖。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者则为寄生。医学寄生虫学总结2寄生关系的演化 形态变化生理功能的变侵袭力的变化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基因变异一、寄生虫生活史 直接型: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如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原虫 ; 以蠕虫为例,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蛔虫、钩虫等此种类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间接型 : 有些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后才能感染人体,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如丝虫、血吸虫和旋毛虫等蠕虫的生活史均属此型生物源性蠕虫 。二、寄生虫及其类型 寄生部位: 体外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 寄生虫寄生特性: 专性寄生虫: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疟原虫 兼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主要在外界营自由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入宿主过寄生生活。粪类圆线虫 偶然性寄生虫 寄生时间:暂时性寄生虫、长期性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 出现异常繁殖, 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等。三、宿主及其类型 终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并在人体内产卵,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有第一和第二之分,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某些淡水螺(沼、涵、豆) ,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虾;三、宿主及其类型 储蓄宿主(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称储蓄宿主或保虫宿主,例如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例如卫氏并殖吸虫的正常宿主是人和犬等动物, 野猪是其非正常宿主, 童虫侵入野猪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仅维持在幼虫状态。第四章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掠夺营养 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定居均可造成宿主组织损伤或破坏。如布氏医学寄生虫学总结3姜片吸虫依靠强而有力的吸盘吸附在肠壁上,可造成肠壁损伤;并殖吸虫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引起肝、肺等多个器官损伤 ; 细粒棘球绦虫在宿主体内形成的棘球蚴除可破坏寄生的器官外还可压迫邻近组织,造成多器官或组织的损伤 ; 蛔虫在肠道内相互缠绕可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 有些兼性或偶然寄生虫侵入人体或造成异位寄生, 虫体在人体内的移行或定居引起宿主的组织损伤一般较专性寄生虫更为严重。如果寄生部位是脑、心、眼等重要器官,则预后相当严重,可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致命。 毒性与免疫损伤寄生虫的排泄、分泌物,虫体、虫卵死亡的崩解物,蠕虫的蜕皮液等可能引起组织损害或免疫病理反应。如寄生于胆管系统的华支睾吸虫,其分泌物、代谢产物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附近肝实质萎缩,胆管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进一步发展可致上皮瘤样增生,血吸虫抗原与宿主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再如,钩虫成虫能分泌抗凝素,使受损肠组织伤口流血不止。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宿主清除了体内的寄生虫 宿主清除了大部分/未能清除体内寄生虫 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的生长或繁殖第五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第六章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 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还存在,这些感染者能传播病原体,称带虫者, carrier ) ;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 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内脏、皮肤) 。 异位寄生:指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引起异位病变,如日本血吸虫卵正常应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寄生在脑、肺等处。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叫异位损害 多寄生现象 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第七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制第一节 寄生虫病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空气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人体直接传播 易感者: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 寄生虫病的常见感染途径有:经口感染,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鞭虫、 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等;医学寄生虫学总结4 经皮肤感染:如钩虫、血吸虫等; 经胎盘感染:如弓形虫、疟原虫等; 经呼吸感染:如蛲虫、棘阿米巴等; 经输血感染:如疟原虫等; 体内重复感染(自身感染):如微小膜壳绦虫、粪类圆线虫等。 第二节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气候 生物因素:中间宿主节肢动物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在我国的分布不超过北纬 33.7。 ,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无血吸虫病流行。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防疫保健以及人的行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第三节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地方性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这种情况称地方性。 2. 季节性 由于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会对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 自然疫源性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第四节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消灭传染源 在寄生虫病传播过程中,传染源是主要环节。在流行区,普查、普治病人和带虫者以及保虫宿主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在非流行区,监测和控制来自流行区的流动人口是防止传染源输入和扩散的必要手段。vvv 2切断传播途径 不同的寄生虫病其传播途径不尽相同。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控制和杀灭媒介节肢动物和中间宿主是切断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vvv 3保护易感人群 人类对各种人体寄生虫的感染大多缺乏先天的特异性免疫力,因此对人群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是防止寄生虫感染的最直接方法。 关键在于加强健康教育,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 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必要时可预防服药和在皮肤涂抹驱避剂。要掌握寄生虫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规律性 寄生关系及演化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 寄生虫病特点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以生活史为中心环节,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期和感染方式(途径):与流行和防治有关2.寄生部位和虫期:与致病有关3.排虫期和排出方式:与诊断有关4.移行途径:与致病有关5.主要致病虫期:与致病有关医学寄生虫学总结56.中间宿主:与流行有关7.保虫宿主:与流行有关 主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重要生态习性及传播的主要虫媒病。 变态:全变态、不全变态 不同纲的基本形态特征 虫媒病:媒介病原体疾病及传病方式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1.眼: 裂头蚴病、眼囊虫病、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2.脑: 脑囊虫病、脑裂头蚴病、脑型疟疾、弓形虫脑 炎、阿米巴脑炎、脑并殖吸虫病3.肺: 卫氏并殖吸虫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螨性哮喘4.肝: 肝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疟疾、肝肝包虫病、 阿米巴病、黑热病、肝片吸虫病5.肠: 蛔、钩、鞭、蛲、姜片虫、日本血吸虫、带绦虫、 微小膜壳绦虫、肠阿米巴、贾第虫6.生殖器官: 阴道毛滴虫(阴道炎)、阴虱(皮炎)1.皮肤:旋毛虫病、皮下囊虫病、皮肤蚴虫移行症、皮肤阿米巴病、皮肤黑热病、螨性皮炎、疥疮、皮肤蝇蛆病、蚤、虱叮咬性皮炎2.淋巴系统: 丝虫病、黑热病、弓形虫淋巴结炎3.循环系统(血管、血液): 疟疾、丝虫病、日本血吸虫病、黑热病 一、总论: 寄生虫的类型 生活史类型 宿主的类型: 转续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等。 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 二、蠕虫、原虫: 重要寄生虫的学名(世界 6 大热带病、我国 5 大寄生虫病) 。 三、节肢动物: 蚊、蝇、蜱、螨、蚤、虱。 医学原虫学生活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人体肠道或其他脏器,引起肠内、外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 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 ; 溶组织内阿米巴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病率比寒带地区高。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期是 4 核包囊,致病期为滋养体,其生活史过程如下图所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简单,感染期包囊经口摄入后,在肠内酶类的作用下包囊内虫体活动,脱囊而出 ; 四核虫体经分裂后发育成 8 个子虫体,即摄食和以二分裂增殖。在肠内下移过程中,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虫体可以变圆,分泌囊壁,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 【学习要点】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过程勿需中间宿主;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6成熟的四核包囊即感染期,经口(不洁饮水、食物)摄入后获得感染; 本虫可致肠道感染(肠阿米巴病) ,也可致肠道以外的感染(肠外阿米巴病) ; 临床实验室诊断多自患者粪便中查大滋养体,或自慢性感染者及带虫者的粪便中检查包囊。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