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古堰画乡导游词作文范本古堰画乡导游词作文1 古堰画乡位于丽水西南的大港头,这有里丽质天成又磅礴大气的水乡景色,拍照或写生尤其美丽,因此很多美术院校选择这里作为写生基地,有了“画乡”的美誉。江滨古街边常能看到支着画板创作的人,颇有文艺气息,而已有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通济堰,是来到古堰画乡的游客必到的地方。 瓯江将景区分为两部分,“古堰”是北岸的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镇政府所在的大港头镇。二者隔河相望,没有桥,只有画舫来回两岸。游人通常会先到大港头,而后乘船去对面的堰头村。两边都有游客中心,门票可以分开买,不过买联票会略廉价一些。 大港头看点最集中的是江边一条挂着红灯笼的街江滨古街,虽然新修后看不出古意,也算得上风景如画。街道两边大多是画室或者和画有关的店铺,你可以在街边文艺的特色小店淘些特色小玩意儿,也可以在他她爱情邮局寄张明信片给亲人伙伴。 东面街口有棵古香樟树和以此命名的双荫亭,很有韵味。亭旁是香樟古埠,可在此乘坐去往对面堰头村的渡船,或者沿街走到摄影展览馆四周的通坪埠头乘船。 瓯江的江水镇静,水很洁净,四周的自然风光也很是不错。江上时常有挂着白帆的小船,适合采风拍照。乘上画舫,不久就能到达江对岸的堰头村。需要留意的是,游船下午五点就没有了,要留意游玩时间。 从古堰码头至村边的景观道旁有不少塑像,介绍了历代与通济堰有关的政客、水利学家和诗人。走过一段汀步,岔路口往前可沿着江边一路走到通济堰,往右则通往村北的文昌阁。由文昌阁往西走也能到通济堰,不过沿路有很多古樟树、古民居,人文景观更为丰富。 其中,文昌阁是座小巧的二层建筑,被大片的古樟树围围着,一旁是有着三个引水孔的三洞桥。往南是嘉庆年间的“孝节流芳”贞节牌坊,还有“示禁”石碑。村中有一些清朝和民国时期建筑,装饰简约大气,少数被辟为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展览馆。 通济堰是一段横卧在清水之间的拱形石坝,它一面是涟漪层起的镇静水面,另一面则是汹涌的注水口,和长着灌木,散布着鸥鸟的河滩相互衬托,甚是抢眼。通济堰一旁的詹南二司马庙内,有元代以来二十多个水利碑刻,可以借此了解这个千年间浙江最大的水利工程。 大港头可住宿的地方不少,多是古朴风格的客栈和农家乐,标间价格在200元上下,预算充分可住更好些的江景房。另外,当地的鱼特别出名,当然价格也不菲,溪鱼一斤至少要80元以上。古堰画乡导游词作文2 古堰画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大港头区。“古堰画乡”旅游区总面积为15.53平方公里,距浙江省丽水市市区28公里。 景区包含了通济堰和瓯江莲都段两个旅游资源单体。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通济堰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浇灌工程之一,迄今已有1500余年,至今仍旧发挥着巨大的浇灌效能,还在为碧湖平原的百姓造福,被称为活着的通济堰。 通济堰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浇灌工程之一,迄今已有1500余年,至今仍旧发挥着巨大的浇灌效能,还在 为碧湖平原的百姓造福,被称为活着的通济堰。 而保存完好的拱形大坝和“水上立交桥”石函以及千年古樟树群、古村落构成的美景更是独树一帜,无法人为复制的,还有堪 比漓江的瓯江自然风光,这里已成为中国闻名的美术写生、艺术创作、油画生产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 通济堰拱形大坝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坝,初为“木蓧”(即为“筱”,为竹子)构筑,南宋时改为石坝,现存坝保持着拱坝原有古老的结构特色,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 大坝选址合理,千余年来经受各种自然灾难的考验,巍然不动。 在堰头村口有一条名为“泉坑”的山坑,其水横贯穿济堰渠道,每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 先在渠道里造两个平行的桥墩,把渠道隔为三孔(所以俗称三洞桥);把泉坑引入两边砌有挡水墙的桥面,犹如把坑水引入了一个两头贯穿的石函(即石匣子),使坑水凌空跨过渠道,而在挡水墙上再铺砌石板,成为行人通道;使下层流渠水,中层引坑水,上层通行人。石函建成,并沿用至今。第 3 页 共 3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