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XX医院发热门诊缓冲区设置标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热门诊建设是医院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规范发热门诊缓冲间建设的具体细节,特制定此工作标准。发热门诊缓冲区的两个门修建有什么要求?是都在一边还是错开?门是往里推还是向外拉?一、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缓冲间: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呼吸道传染病建筑布局要求,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一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二、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DB11663-2009缓冲间:在相邻相通两室之间设置的有空气净化要求的,有送回风措施的隔离小室。负压隔离病房所在的病区,应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不同区域之间,应设缓冲间,缓冲间面积不宜小于3”。三、省发热门诊设置指南(2020版)缓冲间为实际物理屏障,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设置两个缓冲间,靠近污染区的第一缓冲间脱卸口罩之外的其他防护用品,靠近潜在污染区的第二缓冲间作为脱口罩使用。四、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技术规范GB51039-2014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门诊应自成一区,并应单独设置入口。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诊、接诊、挂号、收费、药房、检验、诊查、隔离观察、治疗、医护人员更衣、缓冲、专用卫生间等功能用房。五、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6-2011污染区和半污染区所有墙曲、顶棚的缝隙和孔洞都应填实密封,有压差要求的房间宜在合适位置预留测压孔,其孔径应与所配的压力表孔径一致测压孔未使用时应有密封措施。负压隔离病房应符合下列规定:风管和其他管线暗敷时,宜设置设备夹层或可上人吊顶;当采用轻质不上人吊顶时,吊顶内宜设检修通道。缓冲间的门不宜采用木制门,门应密封严密。门框密封面上有密封条时,在门扇关闭后,密封条应处于压缩状态。应采用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窗玻璃应用密封胶固定、封严。当采用密封条密封时.玻璃与密封条的接触应平整密封条不得卷边、脱槽、缺口、断裂。围护结构表面的所有缝隙应密封。房间的隔墙宜到顶,与楼板底的缝隙宜填实密封。验收时:有压差要求房间的门宜朝空气压力较高的房间开启,并宜能自动关闭。施工要求: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出入控制是为了防止不相关人员误进入污染区或半污染区。要求暗敷是为了消毒要求,可靠密封措施是为了防止病源微生物的扩散。是为了便于消毒和保持房间的压力梯度。六、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2014缓冲室:相邻空间之间安排设计的有组织气流并形成卫生安全屏障的间隔小室。新建传染病医院选址,以及现有传染病医院改建和扩建及传染病区建设时,医疗用建筑物与院外周边建筑应设置大于或等于20m绿化隔离卫生间距。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病区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医院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机械送、排风系统应按区域独立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应使医院内空气压力从清洁区至半污染区至污染区依次降低,清洁区应为正压区,污染区应为负压区。清洁区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污染区排风量应大于送风量。建筑气流组织应形成从清洁区至半污染区至污染区有序的压力梯度。房间气流组织应防止送、排风短路,送风口位置应使清洁空气首先流过房间中医务人员可能的工作区域,然后流过传染源进入排风口。送风口应设置在房间上部。病房、诊室等污染区的排风口应设置在房间下部,房间排风口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1OOmmo清洁区每个房间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150m3/ho污染区每个房间排风量应大于送风量150m3/ho负压隔离病房与其相邻、相通的缓冲间、走廊压差,应保持不小于5Pa的负压差。综上规范所述:发热门诊缓冲区的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缓冲间的门不宜采用木制门,门应密封严密,压差最少比相邻区域低5Pa的负压差,门开向压力高的一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