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一、总论1.1概论1.1.1项目名称项目法人、技术协作单位及负责人1. 1.3建设地点项目设计规划及用地规模1.2研究范围L3项目建设背景1. 3. 1唐山市及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概况3. 2河北省第三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预测1. 3. 3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投资方基本情况1.4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口、大黑汀、青山关、灵山、白羊峪等一系列旅游景区。清东陵始建于康熙二 年,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2000年11月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陵区埋葬着5个皇帝、15个皇后、137个妃子、4个公主。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庞大的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牌坊, 最长的神路。位于迁西县境内的景忠山,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道、 儒三教合一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曾被清康熙皇帝御题“灵山秀色”、“天 下名山。位于遵化市的鹫峰山,又称“三台山”,前台平坦,早年山中僧人多 在此习武;中台险峻,建有栖云寺,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栖云寺右上方有一 古庙;后台奇险,很少有人登临,是一高达数丈的奇峰巨石,顶部有一处10平 方米左右的平台,上刻莲花和棋盘。山顶有连绵的长城和敌楼数座。明代蓟镇 总兵戚继光巡视长城防务,曾赋舍身歌并刻于石上,还有他茵放马鞍的马 鞍石,后人称为“戎马遗鞍”。改革开放以来,唐山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生产力布局,改善投资环境, 完善城市功能的重点,作出了“抓两头(一头为高速公路,另一头为乡村公路)、 连中间(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国省干线)”的战略部署,交通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 跃,作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的唐山市,己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 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通道,县乡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功能齐全的公路 网,构成现代化的公路交通格局。为唐山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从1995年开始,唐津、京沈、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在唐山境内相继开工 建设。唐津高速公路唐山段全长60公里,双向4车道,总投资15亿元。京沈 高速公路唐山段全长114公里,双向6车道,总投资29亿元,1999年9月唐 津高速公路与京沈高速公路同步建成通车,成为沟通东北、华北的环渤海陆路 大通道。唐港和西环高速公路,是由唐山自筹资金建设的两条高速公路,其中 唐港高速公路全长80. 2公里,双向6车道,总投资16. 5亿元。1996年5月一 期单幅工程动工兴建,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实现了竣工通车。二期另半幅工程于 1998年11月开工建设,2000年10月实现全部竣工通车。唐港高速公路的建成 极大地改善了环渤海地区及唐山沿海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交通条件,带动和促 进了海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唐山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营造了后发优势。西 外环高速公路全长34. 23公里,总投资8. 75亿元,1999年10月正式动工,于 2001年10月提前半年实现主体工程竣工。西外环高速公路与京沈、唐津两条 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一起,在市区周围形成92公里的高速外环,使唐山成为全 省第一个拥有高速公路外环的城市。京沈、唐津、唐港、西环四条高速公路在 唐山境内全长288公里,构成“0+X”型的高速公路主骨架,高速公路密度达 到每百平方公里2. 12公里,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市区周围有唐山北、 唐山东等10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从市区任何方向出发,都能很快进入全国高 速公路网,真正实现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高速公路网的崛起,一改城市之 间的时空概念。从唐山到北京一个半小时,到天津、山海关一个小时,到京唐 港40多分钟,极大地促进了唐山与这些地区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沟通,改 善了唐山的整体投资环境。为使高速公路带动唐山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唐山高 标准规划建设了 10多条高速公路连接线,把各县(市)、区全部纳入高速公路网。 同时,完成50多项省市重点工程,先后拓宽了市区东、南、西、北4个出曰路, 兴建了北立交桥,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提高了城市形象标准;分期改造了 102、 205、112、邦宽、丰董、三抚等一大批国省干线;修建了沿海公路,使秦、唐、 沧沿海公路全线贯通。到200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 7451公里,其 中高速公路288公里,一级公路144公里,二级公路942公里,三级公路1550 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5. 3公里,居全省领先地位。南湖公园位于唐山市南部路南区境内、紧邻市中心,距离唐山新火车站约9公 里,距离唐山三女河机场约27公里,距离唐山曹妃甸国际化深水港区约80公 里,距离天津市约132公里,距离北京市约180公里。距市中心仅670米,面 积有28平方公里。其先后获得河北省第一届“人居环境奖”和国家2002年度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度,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 奖”。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南湖公园地理环境 优越,生态环境舒适,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菱荷吐艳,是一个城区天然的“大 氧吧”和城市中的世外桃源。南湖公园将以“绿”为主,以环境森林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水面, 建成以一城交通娱乐城;三场高尔夫球运动场、骑马运动场、军体射 击场;四园一水上游乐园、湿地生态园、水禽园、水上垂钓园;六区一综 合游憩区、青少年活动区、地震纪念区、农桑区、植物景观区、管理区为内容 的都市生态园林。1.3. 2河北省第三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预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 0年代后,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 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使我省第三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初步形成了行业 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体系。主要特点:一是第三产业 持续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1 9 7 8年至1 9 9 9年,第三产 业增加值由3 8.4 8亿元提高到1518. 5 6亿元,年均增长13.2%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 1%提高到3 3. 3%,上升了 1 2. 3个百分点。 二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稳步增加,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19 7 8 年至1 9 9 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1 9 4. 9 5万人增加到7 8 2. 5万 人,年均增长7. 2%,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9. 2 4%提高到2 3 . 6 3%。三是交通运输、商贸等传统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信息、房地产、旅游、 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迅速发展,内部结构进一步改善。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缓解了我省经济建设的瓶颈制约。五是科技实力大大增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迅速发展,为我省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目前正是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旅 游业的热点东移,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兴起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产业政策的 重大调整,将给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河北省旅游业正在逐少 建成一个比较发达和较现代化的集“行、住、吃、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 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在加强资源开发、基础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转到 新旅游市场的开拓上。根据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在积极推 动全省上下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提升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向观光、文化、 休闲、度假综合性旅游转变,改变过去的旅游粗放型经营模式,注重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1. 3. 3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趋势高尔夫球运动发源于15世纪初的英国苏格兰。1754年,圣安德鲁斯高尔 夫俱乐部(Golf clubs St .Andrews),即现在的“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 俱乐部诞生,它与美国高尔夫协会一起,成为世界高尔夫球运动的领导者, 高尔夫规则即由两者共同制订并沿用至今。在高尔夫运动陆续传入欧洲、大洋洲、美洲、亚洲和其他地区并得到广泛 发展后,今天它已成为世界三大运动之一,全世界目前约有3万多个球场,打 球人数约有6000万,其中美国约有2万个球场,打球人数3000多万,是世界 上高尔夫最普及的国家。高尔夫在其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经历一个由高消费的“贵族运动”向 公众型的“平民运动”的转变。高尔夫是以会员制的模式发展起来的,但现在 高尔夫人口中已有四分之一是非会员。随着公众球场的不断增多,有的国家公 众球场的收费(通常是九洞)己降至与一张影院入场券相当水平。由于公众球 场、高尔夫练习场及室内高尔夫的迅速发展,公众球员数量急速上升,经济较 发达的国家现在已形成这样的认识:高尔夫球场是城市发展的必要设施。中国虽然在1916年就在上海建成了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但后因种种原因, 大陆高尔夫至1949年后即自行消亡,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高尔夫运动却蓬勃发 展,如今已成为亚洲高尔夫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随着 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促成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今天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增&的产物。1984年中国首家高 尔夫球会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广东成立;198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 合作经营的高尔夫俱乐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正式开幕;1985年5月24日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CGA)在北京成立;1987年,高尔夫被列为第六届全运会 表演项目。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尔 夫与经济同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尔夫球场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 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现在,中国已有超过150家高尔夫球场,还有众多的练习 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尔夫的魅力,使人们对高尔夫的热情 不断高涨。高尔夫运动的兴起,带动了与高尔夫相关的球具、服饰、球场养护 肥料、机械、传媒(电视、图书和报刊杂志)、教育等产业的发展。1994年首 批中国职业球手产生,1995年12月广东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成功举行了高 尔夫球世界杯赛,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重大高尔夫国际比赛。总之,中国高 尔夫运动的发展态势,可用四句话概括:“中国文化容纳高尔夫,中国民众向往 高尔夫,中国城市需要高尔夫,中国经济呼唤高尔夫”。投资方基本情况该项目由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 是由际发展公司、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苏格兰爱 姆伍德高尔夫学院共同发起,于2000年3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董事长是 樊志强先生。公司主要业务是代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在中国大陆 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与苏格兰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合作开设高尔夫教育, 并致力于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高尔夫球会管理、高尔夫运动培训、高尔夫 旅游等项0。公司与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及许多省市高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昆明 市政府合作,策划、设计了云南省第一个公众球场;参与设计了昆明世博园球 场;正在设计改造上海东方巴黎高尔夫球场;在广东省与暨南大学共同开设了 高尔夫专业课程;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土壤实验室;与中国 林业大学、深圳大学等众多院校开展了一系列高尔夫教育研究项目;参股并全 权管理广州紫云山高尔夫球会,培养了一支代表中国高尔夫业余最高水平的球 队,多次在国内重大业余比赛中取得个人和团体冠、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 2002年韩国亚运会的高尔夫比赛项目。公司管理人员均在高尔夫界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过硬的技术 能力,主要管理骨干更是在苏格兰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和世界最著名的苏格兰 圣安德鲁斯老球场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公司成立后,吸引了英 国和马来西亚的球场设计、施工、管理专家加盟本公司,使公司始终走在国际 高尔夫发展潮流的最前端,在中国高尔夫界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1.4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唐巾市第三产业的需要高尔夫运动是一种文化娱乐、体育休闲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不但能直接增加郑州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而且还 能带动宾馆业、餐饮业、交通业等诸多其他第三产业相应发展。本项目与南湖生态风景区关系密切。南湖生态风景区正处于休闲娱乐、旅 游度假、生态保护的综合开发期,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