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由组合定律专项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在番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紫茎缺刻叶和绿茎马铃薯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叶。F1自交得F2,在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 4 C. 1/5 82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8 B1/16 C3/16 D3/8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4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5 具有两种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二代个体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 )A9/16 B3/8 C3/8或5/8 D3/16或1/166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1全是白色球状南瓜,2中白色盘状南瓜杂合体有3360株,则2中纯合的黄色球状南瓜大约有( )A. 840株 B. 1120株 C. 1680株 D. 3360株7绿色皱粒豌豆与黄色圆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2代中黄色皱粒纯合体占( )16 16 16 168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B3:1:3:1C1:1:1:1 D2:2:1:19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10具有TtGg(T高度,G颜色,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的2个个体交配,其后代只有1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多少:A9/16 B7/16 C6/16 D3/161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为:( )A2:1 B9:3:3:1 C3:1 D1:1:1:112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A、1/64 B、1/16 C、1/32 D、1/813某植物的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单杂合植株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株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株的茎卷须最短;而该植物的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含有C基因的花粉可育,含c基因的花粉败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3/4B茎卷须最长的植株与茎卷须最短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F2中基因型为CC的个体占1/4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共有27种14已知某种植物籽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籽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P红粒白粒红粒白粒红粒白粒F1红粒红粒红粒F2红粒白粒红粒白粒红粒白粒31151631A控制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第、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C第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种D第组的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15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中,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该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 ) 8 8 8 81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17碗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1:3:1 :3:3:1 :3:6:2 D. 9:3:15:5 1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例为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 bbCc DBbcc19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 9:3:3:1 B 3:3:1:1 C 4:2:2:1 D 1:1:1:120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ttSS ttss ttss ttSS2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22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3, 1:2:1和3:1 :1,4:1和3:1 : 2:1,4:1和3:1 :1,3:1和4:123在家鼠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白色与黑色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雌雄交配得F2,F2中出现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A1/2 B1/3 C1/4 D1/824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121 C 11 D11112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 B. C. D.26某牵牛花植株与一红花阔叶牵牛花植株(AaBb)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3:3:1:1,此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AAabb、红花窄叶 Baabb、白花窄叶 CAaBb、红花阔叶 DaaBB、白花阔叶27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28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1/8 B. 3/8 C. 1/16 D. 3/1629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 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 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 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30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