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獭的石头等管理故事四则 海獭的石头哲理的故事: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生活着一种可爱的动物海獭。海獭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常年生活在海洋里,大部分时间是潜入海底觅食。海獭喜欢吃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以及螃蟹等,它们的食量很大,每天要消耗自身体重13重量的食物才能保持热量需求,所以海獭总是忙忙碌碌地潜到海底去寻找食物。海獭潜入海底捕获贻贝、海胆等,但同时它们会从海底顺便捞上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开始时,人们对此有些不解,在海底觅食已经够辛苦了,为什么还要弄一块石头上来呢?等海獭从海底浮上来后,人们才明白了石头的妙用,也不得不佩服海獭的聪明了。原来,海胆、贻贝等都有着坚硬的壳,海獭靠牙齿是无法咬开它们的。于是海獭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把从海底捞上来的石头当砧板,把海胆、贻贝等往石头上砸,直至砸破为止,然后就可以尽情地享用里面的肉了。 看着海獭笨拙的身体仰躺在海面,把石头放在腹部,然后用前肢拿着海胆,使劲地往石头上砸去,一下,一下,它的身子在海水里也随之一起一伏,海水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黄森林)故事的哲理: 张瑞敏说: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但我们常常忘了什么才是自己手中该借力的石头,又该怎么拿起和使用。最“昂贵”的一把钥匙哲理的故事: 2007年9月,英国拍卖市场以7.8万英镑的价格拍卖出了一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钥匙。 原来,这把钥匙可以打开“泰坦尼克号”桅杆瞭望台的一个置物柜,柜子里放有一副双眼望远镜,用来侦测远方危及船只安全的海上威胁,包括恶劣气候及冰山。可是,当时保管这把钥匙的二副戴维布莱尔在开航前突然被调往另一艘船。仓促之间,他把钥匙放进口袋带下船,忘记移交给接替人员查尔斯莱托勒。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泰坦尼克号”上放哨的船员只好依靠肉眼观测前方的障碍物。等到他们发现海洋上的冰山时,一切都为时已晚,逾1500人命丧大海,酿下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悲剧。令外界感到惊讶的是,这把钥匙的买主是通灵珠宝公司的中国区总裁沈东军。他与其他竞拍者激烈PK了近20个回合,最终才高价拍到手。原来,珠宝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和事故的行业,如果不能针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就会功亏一篑。沈东军不惜重金拍下“泰坦尼克号”的“夺命钥匙”,并将它展示在员工能经常看得见的地方,为的就是用一个具体又令人震撼的故事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份危机意识,不因为疏忽造成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惨剧。(张珠容)故事的哲理: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追求先开枪后瞄准的时代,更应预见性地进行价值评估和风险评估。只有基于价值判断,才能规避细节上可能带来的风险。巨额奖金怎么分?哲理的故事: 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过一档叫“金球游戏”的节目。最终,剩下两名选手尼克和亚布拉罕争夺13600英镑奖金。 游戏的最后一轮,是对人性的终极考验:主持人给每人两个球,各写着“平分”和“全拿”,两人需要从中选择一个球。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平分”,那他们可以平分奖金;如果其中一个人选择“平分”、一个人选择“全拿”,那么选“全拿”的人可以拿走全部奖金,而选“平分”的人一分也拿不到;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全拿”,那么谁都拿不到一分钱。 两位选手选哪个球,对方是看不见的。在选择前,主持人给两名选手几分钟沟通,商量奖金的拿法。 尼克坚决表态:会百分之百选择“全拿”。但他同时保证:游戏过后,会跟亚布拉罕平分奖金。亚布拉罕觉得不能理解,为什么不一起选择“平分”,两人能公开分享奖金。可尼克坚持自己会选“全拿”。 亚布拉罕吼道:“如果我选全拿,我们半毛钱也拿不到!最后都会空手而归!”可尼克依然不改初衷。主持人开始催促了:“平分还是全拿?请选择!三、二、一,开!”三秒钟后,全场观众都看到了结果:尼克和亚布拉罕都选了“平分”!他们各自赢得6800英镑的奖金! 尼克和亚布拉罕拥抱在一起,场下掌声一片。捧回奖金后,亚布拉罕对尼克说:“你是我遇到过的最差劲的人。为什么不直接跟我商量好,我们一起选择平分?” 尼克回答:“理由很简单,我不信任你,你也未必信任我。与其如此,不如我当一次坏人,把你先逼到信任的角落。” “信任的角落?”“对。如果我坚持选全拿,再许给你平分奖金的承诺,那么你就只能选平分。因为你选了全拿我们什么都得不到;而选平分,或许真会得到我分给你的一半奖金!”(张珠容)故事的哲理: 与其信任人性,不如驾驭人性,这就是组织管理所需要的智慧。3M公司的15%规则哲理的故事: 1916年,3M公司将年仅20多岁的威廉提升为总经理。威廉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资500美元开辟出一个511英尺的角落储藏室,作为公司的第一个实验室。与此同时,他提出了“15%规则”。这个规则规定:研发人员每个星期可以拿出15%的工作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威廉的这个举动,公司很多同事并不看好。他们甚至对威廉提出的“15%规则”冷嘲热讽:“让研发人员每天躲在实验室去浪费时间吗?有那闲工夫,不如让他们在工业流水线上多拧几颗螺丝钉呢。”可随后公司的快速发展,让大家对实验室彻底改观。在威廉的带领下,实验室成果频出。1914年,实验室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研磨纱布,大受欢迎;1925年,公司一名叫理查德德鲁的员工独自钻研,发明了“玻璃纸+粘胶”的透明胶带。方便和实用的特点,让透明胶带很快成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性产品;40年代,他们发明了用于高速公路标识的反光膜;50年代,他们发明了录音磁带和录像带如今,这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公司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全球员工接近9万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叫3M。近些年中国雾霾的突然爆发,3M品牌的工业防尘用口罩民用化,因此一下子成为爆款。很多人因为雾霾开始熟知3M公司。事实上,3M公司也一直不断有爆款产品出来。数据显示:在100多年间,3M平均每两天研发出3个新产品,品类超过6000种,包括无痕挂钩、便利贴、信用来自W卡、百洁布和拖把等。在福布斯全球创新公司评比中,3M公司位列第三,仅排在苹果和谷歌之后。威廉提出的“15%规则”更能说明,3M发展起来之后,“15%规则”闻名遐迩。谷歌等公司先后效仿,允许每个技术人员可用15%的时间“干私活”,即搞个人感兴趣的工作方案,不管这些方案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宝谷) 故事的哲理: 在量子时代,“不确定”成了我们无可回避的时代背景,又更何况注定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当一家企业标榜要创新时,就请不要自以为知道世界会在哪一天会走向哪里。所以,放手吧。(摘自中外管理) -全文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