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7水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纵观全文,处处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句来写。可以说,抓住这句话,就抓住了课文的根本。为此,在设计学习过程时,从中心句入手,围绕中心句,表现中心句,深化中心句。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引读体会,逐步感受水的珍贵。在品读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把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从本文的特点出发,努力引导学生揣摩表达,体会写法。学生在揣摩写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提高理解分析能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旱情图片;准备水的原文;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有关旱情的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不知大家认识不认识?(出示:干燥炎热)2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绘夏天的景象)说了这么多,你最需要什么呢?(空调、洗澡、水)3板书课题:水。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干燥、炎热”这两个形容词,使学生自然地联想到“水”这一主题,进而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出示阅读要求:1用眼读书,将课文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通顺。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水窖、勺、膝盖、麦秆扇”等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储藏”“吸吮”等词语。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地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三、检查学生的生字1出示:窖、膝、勺。(1)“窖”大家能够认识就可以了,但老师相信聪明的你已经记住了这个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利用形声字来记忆)(2)“膝”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中间部分“人”要写得放开一点。(3)“勺”字是个象形字。2出示:水窖、膝盖、一勺水、麦秆扇。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此外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词与课题有联系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文准确找出中心句作铺垫。四、再读课文,紧抓文章主线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1提出要求:用文中的话语来解读这四个词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话呢?(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设计意图:整篇文章是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的。因此,先让学生找出统领全篇的“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主线,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感触。五、三读课文,感受水的珍贵过渡: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1学生读书,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举起你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老师示意你找到了。汇报时别人说过的你不可以再说,但可以补充,最好是不同,因而你必须学会倾听。设计意图: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要求明确,坚持榜样示范,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意识就会增强。六、教师小结,巧设悬念激兴趣看来缺水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是“痛苦的”,那么文中描写的村子里的人们对于缺水的日子又是如何看的呢?(开心)是的,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写了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的任务。设计意图:结尾处巧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并增强记忆力。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和作者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设计意图:整篇文章是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的。因此,教学伊始,让学生未入文境先有情,继而深入文本体会。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学生自由读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受。2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写感受。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4品读第二自然段。(1)过渡:“久旱逢甘霖”,对于缺水的人们来说下雨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雨中洗澡的那个场景吧!(2)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出示课件)(3)生自由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4)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达你内心的喜悦?(5)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6)生齐读。(7)师引读:在我们的感召下,大人们也加进来了,他们可不像小孩子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8)就在这样的下雨天,小孩子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大人虽然拘谨,但内心也充满着快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水的降临的一种感激,对水的一种由衷的珍爱,所以说:“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结合感受指名读。(9)这样的下雨天就像过节一样,但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所以说师再次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生齐读。5品读第五自然段。(1)过渡: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2)出示: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出示课件)(3)生读后思考:句中哪个词最能触动你?(4)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5)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谈感受。(6)学生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感受,(生说,师相机板书)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7)师范读(把内容变成诗歌的形式):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出示课件)(8)师引读:同学们,作者这样真切的体验,细腻的感受,都来自于母亲手中这小小的一勺水,正是这一勺水,从头顶倾注而下(生接着读),正是在这一勺水的滑动中,我听得见(生读)我感觉得到(生读),这小小的一勺水,它不多不少(生接着读)。(9)生讨论:母亲为什么用“饿”而不用“渴”?6小小的一勺水就能让“我们”舒服地“啊啊”大叫,这说明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生齐读)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既要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又要学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每一句话,而且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所以让学生自由读文,写出感受。重点抓住课文的第二和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感受到村子的人有水的乐趣,体会到缺水时的苦涩。“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一直贯穿始终。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导言:其实在我国缺水的地方不止作者的家乡,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展示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的情况)(生欣赏图片。)2生活在缺水地方的人,他们对水如饥似渴,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学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肯定有话要说。不管学生说什么,只要同文本进行了交流,就都是一种学习后的收获。四、领悟写法1不管是下雨天痛痛快快地淋雨,还是无雨时母亲用水窖中的一勺水给“我们”洗澡,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村里人与水接触时的一种快乐。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2幻灯片出示: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愈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之苦;愈是写“一勺水”洗一次“淋浴”的舒服,愈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时的难受。可以让读者更深刻的体会到水的珍贵。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感悟,使学生明白文中多处的“乐”,更加反衬出缺水的苦涩,此时无需多言,学生便体会到了当时水的珍贵,警示人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五、拓展延伸1出示水的原文,学生阅读。2推荐课外阅读。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课内外结合。虽然水这篇课文的教学已结束,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已被激发出来了,这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因此,教师紧紧抓住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主线统领全篇,又以“缺水的苦”和“有水的乐”这两条副线的相互反衬,带着学生走入作者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学,并画出相关词句、交流体会、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学习课文。文章通过“挑水难”“洗澡难”“盼开窖”等事情体现了“缺水所带来的苦”,通过“雨中洗澡”和“洗凉水浴”这两件事又体现了“有水所带来的乐”。学生各抒己见,在畅所欲言中真切地感受到水的珍贵,教师在结尾设计了水原文的阅读及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学生又进一步提升思想感悟,同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