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学校节能改造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截然相反,国外兴旺国家都比拟重视建筑节能,由政府牵头,在全 社会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相关成熟的技术法规不断被应用于新建建筑以及既有 建筑的节能改造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开展,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对成熟的建筑节能法规最早出现在法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制定 了能够满足舒适性的相关住宅建筑标准;英国那么在七十年代中期,制定了强制 性的建筑节能标准:北欧地区的国家,那么开始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分别采取相 适宜的改造措施:美国那么由政府牵头,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建筑节能相关工 作提供便利,保证了节能工作的顺利展开:德国政府在推行强制措施以保证建 筑实行节能标准的同时,针对相关节能工程提供低利率的贷款,极大的鼓励了 全社会投身于建筑节能事业的热情。国内研究现状相比兴旺国家,“建筑节能”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或许还是个陌生的 词语,那时建筑节能刚刚起步,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逐步成熟,90年代 我国的局部沿海城市,如北京、天津、广州等开展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际工 程,尽管当时条件有限,这些试点改造工程仍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尽管效果斐然,但刚刚起步的建筑改造大多局限于居住建筑研究。近年来,建 筑节能已深入人心,公共建筑的节能研究开逐步得到重视,各大高校积极响应 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节约校园的建设当中:清华大学首当其冲,1998年率先提 出建设绿色建筑校园:2003年,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提出“创立节约型校园”的 口号,并利用自身的巨大优势积极投身于建筑节能设计及节能改造的建设中, 主要有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生态楼大礼堂的改造、学生浴室综合节能改造、历史 性建筑文远楼保护性改造等;同年,山东建筑大学开展生态学生公寓的建设活 动,该建筑以可持续开展为目标,集成了太阳能采暖新风技术、太阳能烟卤通 风技术光伏发电、外围护保温技、智能控制技术、中水技术等。作为公共建筑 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校园建筑值得我们关注。2、本人对课题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我国尚处在开展中阶段,经济还不是很兴旺,教学经费紧张,从经济方面 、环境因素、社会效益等方面考虑,校园建筑的改造表达了可持续开展思想, 与新建和拆旧翻新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1 .改造的投资少、见效快高校每年得到的基建投资数目不大,大规模新建或拆旧翻新存在资金上的 困难,另外,大规模的新建和拆旧翻新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建设周期,需要大量 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在短时期内也很难完全投付使用。因此,相比之下 ,改造旧建筑明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在目前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另 一方面,在校园内无论建设何种项日,必然会对周围环境和教学工作带来影响 ,如噪声、交通、平安等,而小范围的改造及局部建设那么能把对高校教学工作 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2 .用地紧张的现实条件我国人多地少,而且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很不均匀。近年来,随着 城市的快速开展,城市中用地日益紧张,而高校大多建设在人口众多的大中型 城市,传统校园在如今虽然普遍存在着土地紧张的问题,但事实上已无地可征 ,特别是那些处于城市中心区的校园,周围已经被其它用地占满,很难再有发 展的余地了。在这种条件下,对于普遍建筑密度较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传统 校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改扩建的方法提高校园建筑密度,通过水平扩建、竖 向扩建、地下建筑、插建等增加校园建筑面积,可以发挥校园最大的效益和潜 力,3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 在于高等学校节能减排问题研究,从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研究高校节能减 排的文献从高校节能减排的涵义、意义与重要性、主要措施、问题及促进高校 节能减排工作的对策等方面去研究。从现有的文献与资料中看出对绿色大学的 内容主要从校园建设、科学技术、环保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去论述。本论文 主要是通过梳理高校节能减排的推进历程,以大学节能减排进行分析,在此, 把绿色大学的开展与节能减排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高校本身独特的特征为基 础,在其他方面的开展来促进节能减排的开展,并在节能减排的实践中促进高 校的可持续开展。研究难点是把绿色大学的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分析我国高校节能减排的意义,通过分析其分别与绿色大学的建设、高校可持 续开展的关系中表达,梳理高校节能减排的推进历程。3、完本钱课题所必须的工作任务(如工具书、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某类调研、 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方法 绿色大学建设中高校节能减排的成效研究的访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