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纲要(第三卷宋元时期)宋代简述题1、简述苏轼词的风格答:风格多样,豪爽旷放,婉约蕴藉,清透淡逸,古雅峭拔,清丽回转,绮丽绝艳,即不能以“ 豪放”一词囊括,也不能用 “ 婉约” 一语标称,就风格而言,苏词是又能豪放,又能婉约,两种风格非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 刚健含婀娜 ” 。2、简述苏轼的“以诗为词”答:苏轼 “ 以诗为词 ” , 以复古的形式为更新的手段,突破了北宋词所谓的传统,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变歌者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侧重表现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 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3、简述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答: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 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 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 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4、简述苏轼诗歌的内容答:苏轼诗歌内容:1)议论时政、说理,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2)歌咏自然景物,记录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风俗,用以表现爱国激情或关怀民生;3)抒发人生感慨,以诗抒写愤懑,排遣忧愁,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为物扰的心境,显示丰富的内心世界。5、柳永对慢词的贡献答: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6、宋初词坛有哪些主要流派?它们分别有哪些代表作家答:婉约词:柳永;豪放词:苏轼7、略述“稼轩体”的风格特色“ 稼轩体 ” 多以豪放格调出之,但又不失温婉本色。由于生性狂傲任侠,作词又多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主导风格。可是就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 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 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稼轩词有时显得极豪放, 有时又很凄婉,有时显得桀骜雄奇、 浩瀚流转,有时则空灵蕴藉,或者沉郁幽深,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8、简述范成大田园诗有何贡献答:范成大田园诗的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地表现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在范成大以前, 描写田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主要表现田园的优美宁静和文人的隐居之乐;一类以诗经中的伐檀等为代表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农村中农民生活的困苦。范成大的可贵之处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了,因此四时田园杂兴中既有农家景物、风俗、岁时,又有农民的劳动、苦难。所以有人称范成大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9、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之表现答: (1) 从词调的搜求、 审定和考证方面说, 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裁剪、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10、简述“诚斋体”特色答:第一,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没有注意和描写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第二,语言上不用典,不避俗俚,平易自然,雅俗共赏。第三,风格幽默风趣。11、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答: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阁 “朱弦”、 “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12、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答:晏殊的珠玉词往往是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 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明净雅致的语言。 3 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伤感。13、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答:秦观词的婉约,多于融合情景处而得之,既不像苏词那样豪纵奔放、一泻千里,又不像柳词那样从俗、坦陈胸臆,而是讲究储含蓄、饶有情致,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或说维护词体的相对独立性。14、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色是什么?答:王安石的散文是政治家的散文,不以感人擅长,但以服人称胜。作品的内容往往与社会政治有紧密关系,而且见解精辟,往往能发人所未发,论点鲜明,立意深刻,逻辑严密,语言简练朴实。15、宋代中期的欧阳修等人是如何改革宋初词风的?答:宋仁宗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的诗人,对诗歌进行了改革,将诗歌引入了新的方向。 他们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多写古体诗,拉近诗歌与政治与社会的距离,在艺术上进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新的尝试。论述题1、辛弃疾、苏轼与词境的开拓答: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词派的重要作家,他们在词境的开拓创新方面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苏轼以诗为词 ,使词诗化 ,从而解放词体 ,开拓词境 ,提高词的品位 .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而稼轩 以文为词 ,稼轩词多用典故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极大地拓宽了词的题材和表现疆域.并用英雄特有的理性精神来反思、探寻民族悲剧的根源,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不仅拓展了词境 ,也提高和强化了词的现实批判功能. 辛弃疾的词汲取了婉约词的特长,拓展了豪放词的技巧,以优美的词体形式写出了豪迈奔放的感情。在内容境界,表现方法和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方面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语言,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词境的开拓主要体现在:一、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自我形象的展示。二、辛词从深广的社会忧患中,体现出了个人的苦闷,失意不平,愤慨难抒的人生感悟。把词境向人的心灵深处,做了内部的扩展。三、对田园生活隐逸情趣词境的拓展。四、表现爱情主题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答: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步, 对后世影响巨大。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第一阶段从宋太祖立国至真宗朝,是初发阶段。 先驱者有柳开、 王禹偁、穆修、石介等。柳开首举 “ 尊韩” 旗帜,提出重道致用、崇散尚朴、宣扬教化等,反对浮靡文风。第二阶段在宋仁宗时期,是运动形成高潮阶段。代表作家有范仲淹、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氏父子、王安石和曾巩等。先是范仲淹提出主张改革文风,戒浮华,得到朝廷支持,于是改革文风之士接踵涌现。梅尧臣论诗强调写诗要有感而发,重比兴。认为诗歌要写实,反对西昆派的浮艳诗风,主张语言要朴素, 风格要平淡。 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有意把诗文革新运动与政治上的改革要求相呼应,使古文、诗歌和文学理论批评为现实斗争服务。文学主张上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提倡文章要有用于当世。在文的方面讲求平易,提倡简而有法,反对追求奇险。欧阳修的主张、措施,使诗文革新运动达到高潮。第三阶段从宋英宗朝至哲宗朝,是诗文革新运动完成期,代表人物是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以及黄庭坚、秦观等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苏轼强调作文要有感而发,十分重视文章的文学价值,要求作家要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艺术修养,主张为文要从不同内容出发采取不同表现形式,为文要文理自然,还要讲究章法。3、柳永对宋词的发展答:1) 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2 )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 雅” 为“ 俗” ,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3 )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4、宋诗的历史地位及其与唐诗的比较答: 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纯熟臻于顶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近世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榜样是它的成功之处。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其成就不如唐诗但对后世的影响仍然很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区别: (1)唐诗恢弘开阔,充满青春气息的浪漫歌唱;宋诗因为北宋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特点和南宋时沉重的民族危机,更多的是采用写实的创作方法,痛陈国事,沉郁悲愤。(2)唐诗善于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的方式出之,以情韵取胜;宋诗则多喜说理,尚议论,以理趣见长。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 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 而感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3)唐诗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重视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大;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 以方学为诗 ” 比较喜欢用典,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4)唐诗语言流丽;宋诗则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 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5)宋诗比唐诗好学。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元代文学1、简述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答:题目,主要是根据正话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命名。入话,通常包括篇首诗词及相关的解释。头回,扼要地叙述一个与正话内容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故事,使入话与正话形成呼应关系。正话,一篇小说的主体。篇尾,对正话的故事内涵略加概括,特别提示其道德劝惩意义。2、简述宋元话本的题材内容答: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灵怪、烟粉、奇传、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3、什么是平话?答:话本体裁之一。与诗话、词话相对而言,平话是只说不唱的平铺直叙的话本。“平”指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