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请函结束语 篇一:请示报告结束语 篇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请示结语的写法 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 “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 二、请示结语不规范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无结语 不是所有公文都需要写结语。如“命令”、“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不需要写结语,言尽即止。但“请示”必须写结语,这是由请示的文种功能决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是在工作中遇到不知如何解决、无权解决、无力解决及按规定应报经上级决断的问题,都要请示。下级机关只有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复后,方可按照上级机关的意见安排下一步工作,不能擅自做主和先斩后奏,所以请示带有强烈的“期请性”。行文中,必须在结尾处明确提出请上级机关“批示、批准”的要求。请示如果不写结语,就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机关“批示、批准”,“事前请示”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请示”也成了一张白纸,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二)与“报告”结语混淆即将请示的结语写成了“以上报告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这种写法要么把请示当成了报告,要么把报告当成了请示,要么在报告中夹带了请示事项。不论哪种情况,都混淆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该批复的请示没有得到及时批复,延误了时机,给工作带来不应有麻烦。报告是陈述性上行文,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不要求上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报告可以表态也可以不表态,所以报告的结语一般用“特此报告”。 (三)不能正确体现行文规则 一种情况是对“逐级行文”认识不清,要求上级机关审批应由上级机关转报的请示。办法规定:“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有时直接上级机关无权审批请示事项,需要再向上级请示时,请示的结语应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而不能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审批”。 另一种情况是对“批转”与“批复”认识不清,将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的请示写成了要求上级机关批复的请示。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彻执行”。这里“批转”不能写成“批复”。 (四)语气不当 请示是典型的上行文,语气要谦恭有礼,以示对上级领导机关的尊重,但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过“软”,也不能过“硬”。过“软”,是指语气过分谦卑。有人认为“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办事,说得越客气事情越好办,所以结语写成“以上想法尚不成熟,请领导指正”或“以上意见不知是否可行,请上级领导决策”。请示是公文,不是私人信件,没有必要过分客气。这种写法既啰嗦,又缺乏自信,给人“上交矛盾,不负责任”的感觉。过“硬”,是指语气太直,甚至含有命令、强迫之意。如“请指示”、“请批复”、“请批准”,太过简练,缺少过渡,不委婉。再如“我们认为此事应,请领导批示”也不可取。 (五)语法逻辑有误 请示中常用“当(妥、可)否”一词,意为“不知当与不当(妥与不妥、可与不可),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含义,与后面的“请批复(示)”或“请指示”搭配,表示“自以为妥,但惟恐水平低微,尚需领导指正”的意思。有人将其写成“当(妥、可)否,请批准”,即“当与不当,都得批准”,逻辑错误显而易见。篇二:(请示) 关于请示 (一) 请示的适用范围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本机关无权解决和无力解决的事项,事前都应该向上级机关请示以获得上级机关的指示、批准和帮助,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困难。 (二) 请示的特点 1、祈请性2、期复性 3、双向性 4、单一性。 (三) 请示的种类 1、 请求指示的请示。 2、 请求批准的请示 3、 请求批转的请示 (四) 请示的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标题:请示的标题通常用完全式标题。 例如:_大学关于增拨经费的请示 注意:标题的事由(主题)部分不能出现祈请类的词语,如“申请”、“要求”、“请求”等语。例如:_关于请求(申请、要求)解决_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经费的请示 主送机关:办法规定: 1、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多头主送,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2、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 正文: 1、请示理由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原因目的根据式 “由于(鉴于)、为了、根据、”; 原因目的式:“由于、为了、”。 请示理由之后,一般用“为此,现就_问题请示如下”或“特作如下请示”或“为此,特请示、”或“恳求、”语句过渡,引出请示事项。 2、请示事项:是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或批准的具体内容。 应写得明白、具体、恰当、切实、可行。 应坚持“一事一请”(或一文一请)的原则。3、请示结束语: 常见的有:“以上请示(意见)妥否,请批示(指示)”、“以上请示(意见)当否,请指示”、“特此请示,望批准”、“以上请示(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以上请示(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等。 4、落款:党的机关的请示可在落款处署发文机关名称,并下置成文时间;行政机关的请示,如非联合行文,则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成文日期。 作业:一、根据材料写公文 _市市中区丰华食品厂_年年初开始建厂,同年12月开始边建边生产,目前处于试产阶段。该厂要求给予免征工商的照顾。该厂在试产期间,由于电力不足,设备不完善等原因,以致_年1月至10月先后停产5个月,_年总产量1,477吨,总成本_万元,总销售量_吨,销售总收入_万元, 销售税金_万元,亏损额为_万元。经调查,以上情况属实。(1)、请以上述材料为主,代_市市中区财政局写一份为丰华食品厂免税的请求性的公文。 (2)、代_市财政局写一份同意免税的答复性的公文。 (3)代_区财政局写一份转发性的通知。 二、请指出下面这份公文存在的问题(列成条,不阐述) 份号005 _县政府公文 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设监察局的请示 _市委、市人民政府: 我县拟成立县监察局,由王山同志任局长,李正同志任副局长。这两位同志的情况见随文附上的考察材料。这是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各级监察机关的决定作出的具体安排。目的是严肃政纪,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这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请市里务必批准。此外,新成立的机构需购置必要的设备,但我县财力十分吃紧难以解决,为此,请市里拨给购置费1万元。附王山、李正同志考察材料各一份。 以上意见妥否,请批准。 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03、10、8、 主题词:_县府、请示报告 抄送:华平县政府、华平县大石乡政府华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年10月8日 2345篇三:请示的写作 请示的写作 标题: 不能用“请示报告”、“申请”;不宜用含“请求”口吻的语句。 正文: 请示原因、请示事项、请示结语 请示结语:“妥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予指示”、“请批准”、“请审批”、“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范例(一): _市金沙区交通分队关于绵阳路禁止4吨以上汽车通行的请示 _市公安局: 我区辖区主要马路绵阳路路面狭窄(仅6米),近年来,马路两侧商店日渐增多,行人拥挤,往往占用马路行走,造成与自行车和汽车争道,以致交通经常堵塞,引发交通事故多起。为了保证附近单位行人的安全,拟从5月1日起禁止4吨以上的汽车在绵阳路通行。上述车辆可绕道附近路行驶。 如无不当,请予批准。_ _年_月_日 范例(二): 关于二oo六年国库券发行工作的请示 国务院:二oo六年将发行_亿国债,其中财政债券_亿元,国库券_亿元,整个发行工作从三月一日起开始。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现提出以下意见: 二、 继续贯彻国债优先发行的原则。在国库券发行期内,除国家投资债券外,其他各种债券一律不得发行。国债以外的各种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国库券的利率。 三、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严格做好国库券以外的债券的审批工作。未按上述规定发行的债券,各类证券中介机构不得代理发行,各证券交易场所也不得批准上市。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 篇二:单位申请公函 单位申请公函(范本)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 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 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 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 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洽谈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 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三、结尾 朝阳整理 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 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 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朝阳整理 篇三: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请示结语的写法 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 “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 二、请示结语不规范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无结语 不是所有公文都需要写结语。如“命令”、“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不需要写结语,言尽即止。但“请示”必须写结语,这是由请示的文种功能决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是在工作中遇到不知如何解决、无权解决、无力解决及按规定应报经上级决断的问题,都要请示。下级机关只有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复后,方可按照上级机关的意见安排下一步工作,不能擅自做主和先斩后奏,所以请示带有强烈的“期请性”。行文中,必须在结尾处明确提出请上级机关“批示、批准”的要求。请示如果不写结语,就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机关“批示、批准”,“事前请示”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请示”也成了一张白纸,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二)与“报告”结语混淆 即将请示的结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