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委党校毕业论文题目:论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学院:甘肃省委党校庆阳分校专业:公共管理班级:2009级本科班学生:麻卓学号:213402093800062电话:151936383832011年12月10日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 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 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 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十七大精神告诉我们,构建一个和谐的 发展环境无论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是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 了社会发展,发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 享;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内部各种利益 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内外协调了, 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才能推动社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快发展。而且,和谐的环境需要在不断发现不和谐的因素,在解决不和谐的素、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使发展环境日趋和谐,并非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和谐,那只是对和 谐的一种误解而已。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 2、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13、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2. 1当前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态势和特点。2.2、建立利益诉求通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2.3、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三、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问题。31、就业是民生之本。32、保障是民安所在。3.3. 公平是民生所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以人为本”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现。马 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 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 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 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见,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 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标准。2、“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又是和谐 社会的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 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 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 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 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反过来说,只有坚持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给社会 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3、“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把“以人为 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 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文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 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 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 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 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 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 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 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二)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 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 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 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 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 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 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 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历史发展是新陈代 谢的不息过程,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 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 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水准与交往程度的限制,人们的发展就 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须与社会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动的。人的全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 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 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之中。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 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 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3、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 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 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 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 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民主与法治注重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关注全民 素质的提高,以求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1、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 为本”,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本思想,也 不同于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中国古代思想家曾 提出了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但是,这种“民本” 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麻痹被统治阶级幌子,其 真是目的在于更好地“役民”、更顺利地实现其统治,“水 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这种“民本”思想的样板,它实质 上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君本思想。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 人本主义学说反对神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捍卫人的 自由和权利。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虚构的、无差别的、 抽象的共同人性”的理论预设基础之上的。而以人为 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社会主人翁地 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从法 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主权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 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2、“以人为本”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 值标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价值标准。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 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党和国家各项大政方针 的制定和实施及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都必须着眼于维护、实 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 本目的,在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政治口号, 它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制度设计上,反映在政策、法规和实际工作之中。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认为本”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 要阶段,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同的是把实现阶级利益 的终极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牺 牲个体利益,集中体现制度优越转变为创新体制,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 创造良好条件;把检验发展的标准从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 转变为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既要保障人民 群众宪法权利,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使全体人民共 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 (一)当前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态势和特点社会阶层结构演进是由人们对资源占有形式和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对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与组织资源占有 的数量,决定了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拥有三种资源数量越多 的阶层,其阶层位序就越高,反之越低。在中国传统农业社 会,农民是最大的社会阶层,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地主、 官僚、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在人数上只占人口的很小比例, 阶层结构相对简单。这种社会结构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自 发地演变的超稳定性社会。建国后,中国对过去私有制进行 了革命性改造,资源的国家占有消除了阶级产生的基础,结 果只剩下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职业身份的“两个阶级和一个阶 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其中农民阶 级占绝对多数,仍然保留着传统社会的阶层特征。由于我国 的社会利益结构是建立在单一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 种整体性社会否认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弱化利益群体的能 动性,使作为利益主体的群体和个人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向 度,也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缺乏动力,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从封闭型社会转变为开放型社会的转变。市场经济具有 瓦解整体性社会,突出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作用。在经济 改革过程中,不但产生了新的利益群体,而且使新的群体内 部、旧的群体内部、新旧群体之间的差别和差距越来越大。 本世纪初,经过长期的非均衡发展,形成倒“丁”字型社会 结构。不仅扭曲了社会结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利 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益矛盾凸显。在计划经济时期,分配上带有明显 的平均主义色彩,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调 控,收入差距也不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 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多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淡 化了物质利益矛盾,或者说,物质利益矛盾处于隐性状态, 不普遍、突出。由于受市场作用的驱使,经济利益、物质利 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 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 经济利益矛盾和物质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矛盾纠纷的核心内 容。诸如失业、下岗、协保、医保、动/拆迁、物业管理等 等,都是由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纠纷,而且相当 多的矛盾纠纷的发生都具有其合理性,极易引起社会的同 情。二是群体性矛盾增多。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 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 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这种群体性利 益矛盾,往往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特别是很多矛盾都是 由于政策性因素所引起,涉及的对象也往往是一个群体,他 们住在同一地区或在同一单位,有相同的利益受损的背景, 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比如,企业倒闭破产、职 工下岗待岗、拖欠职工工资、打白条、征地拆迁安置、医保 改革等,这些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 益,极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煽动下,酿成群体性事件。三是矛盾对抗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不具有对 抗性。但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了 平均主义”的分配格 局,使得人民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