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四十四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1. 下列有关物理现象的描述,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蜗牛在地上爬行B. 草原上奔驰的骏马C. 雄鹰在空中翱翔D. 花园里鲜花怒放2.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问B. 猜想C. 实验D. 得出结论3.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 成年人步行速度约1.2m/s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C. 教室黑板的高度约为90dmD. 正常人安静时心脏每分钟跳动为120次4.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45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2.36cmB. 2.357cmC. 2.35cmD. 2.38cm5.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 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 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6.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根据v=st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C. 速度越大,运动的时间越少D.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7.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 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 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C.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 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9. 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 在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B.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C. 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10. 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A. 平面镜B. 凸面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11. 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C. 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D. 人的眼睛被凸透镜放大是投影仪的原理的应用12. 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 B. C. D. 13.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s,后一半路程也做匀速运动需要4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4m/sB. 4.8m/sC. 5m/sD. 6m/s14.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 B. C. D.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现要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应将()A. 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 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 光屏靠近、蜡烛远离透镜D. 光屏远离、蜡烛靠近透镜16. 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 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_ s。17. 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为参照物,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_为参照物。18. 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甲车速度为72km/h,乙车速度为5m/s,则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S甲:S乙=_,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t甲:t乙=_。19. 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人们面对面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能够传声;在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也能传声。20. 城市街道上设有噪声监测装置,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是“20,这个数值的单位是_;当附近有拖拉机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值将_(墳“增大”或“减小”)。21. 一束光线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并测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那么反射角为_ ,折射角为_ 22.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 雨后彩虹是由光的_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_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_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24. 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的虚像。2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_。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_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26. 如图所示,S为一发光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从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27. 一束光线与镜面成4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8. 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29. 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注:倾角指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30. 如图甲是探究声现象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泡沫塑料球被音叉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2)加大敲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_(合理即可)(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传递_。31.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1010230303505047070(1)为了在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白色纸板应与平面镜_,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_;(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4次实验后,将其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能得出结论:_;(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_(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2. 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有关?于是制定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环境中进行(填“亮”或“暗”)。(2)此实验选用透明的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3)点燃竖直放置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步骤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填“虚”或“实”)。(5)为测多组数据,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6)细心的小芳同学还发现蜡烛A竟然有两个像,这是由于_。33. 小明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5)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时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6)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34. 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2100m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60s。求:(1)火车的速度;(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35.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1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蜗牛在地上爬行、雄鹰在空中翱翔、草原上奔驰的骏马三种现象中,物体的位置都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A鲜花怒放是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D。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