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语文鲜活起来 “新课标”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这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影响重大。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从“教科书”到“各种标牌广告”,从“自然风光”到“日常生活话题”等大量的信息源,都是鲜活的、有实用价值的“活教材”。如此丰富的资源,如何巧妙合理地综合利用,将是每位科任教师都值得认真探索的事情。为此,我尽了一点心,也做了一点努力。一、巧用教材,拓展学习空间新教材,除了精读、略读课文外,其他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写在前面”的“引言”,我不轻易放过,而让学生反复默读、朗读,从编者亲切的话语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丰富多彩,了解到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方法。课文前面“阅读提示”也多是优美悦目、给人启迪的“精品文”。如春的“阅读提示”:“江南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是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老师先范读、渲染,学生再朗读、想象。学生仿佛置身于生意盎然的境界之中,在“春境”中读“春”,倍感亲切,生动易懂!羚羊木雕的“阅读提示”写道:“你在悄悄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主见。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阅读这样的提示,真能调动学生真实情感,也点燃了学生生活体验的火苗,自然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空间。当然,课后一些“研讨与练习”题目,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导引我们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资源环境。二、编演短剧,活现生活情景课文是以语言文字记载的生活信息,如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再现生活情景,学生将能获得真切的主观感受,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像皇帝的新装这类故事性强的文章,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把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生积极参与,也较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记得几年前,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学生出色的表演,生动再现了那一历史场景,唐雎的果决,秦王的骄横,具体可感。那节课的阵阵掌声,犹在耳边响起,这可说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引以为傲的一节语文课了。三、了解风情,挖掘乡土资源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校地处海滨,自然风光独特,我结合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活动,组织学生描家乡,察风情,让学生描写家乡的美景,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并专门出了一期黑板报。由于事先做了安排,准备充分,那一期的黑板报出奇的成功。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景观描写,民情风俗,应有尽有,这自然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也在实践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四、猜制谜语,激活学生思维“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灯谜这朵文艺百花园里绚丽的小花,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把它引进课堂,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知识的拓宽、情操的陶冶,将是十分有益的事情。我从教将近20年,也从中尝到了一些甜头,收到可喜的成效。主要做法是:1.开设知识讲座。我利用综合实践课给本班学生开设“灯谜知识讲座”,从历代趣谜引入,对灯谜的实质、结构及其原则、种类到猜谜的法门,做了较通俗简明的讲解。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更增加了兴趣。2.定期举行“有奖竞猜”活动。我利用班级黑板报每期自制5条与学校、课文或家乡等有关的谜语,让本班学生在课余时间猜射。如:“千里无雨雪,隐约见人影。”猜字“秉”“燕子秋归”猜村名“达南”“峰前琼阁绕祥云”猜地名“烟楼山”“植树广开致富路”猜教师名“林裕程”我利用班会费备了一些小奖品,在班会课上开奖。让猜中的同学解释理由,并互相探讨,这样的课堂往往群情激昂,这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思维能力。3.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探索着把灯谜有机地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用于巩固字词,提示课题,介绍作者或牢记古诗文。如“叔”字易写错,学生常把左上角的“上”写成“止”,我选取这样的谜面:“上而又小,可是不小,论起辈序,你比他小。”由于有趣易记,学生也就很好记住“叔”字了。学郦道元的三峡,我选用趣谜引入,“北方壬癸已调和”猜古书名“水经注”。并讲解谜面的生动故事,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再读课文也亲切多了。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自制灯谜“天下寒士俱欢颜”猜成语“各得其所”。扣合风趣,创造性地解读诗句,也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杜甫伟大的人格力量。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渗透灯谜进行教学,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得积极、主动,其实践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灯谜知识覆盖面广,天文地理,古典文献,无所不包,又不自觉地激励学生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这无疑也为学好语文添上了翅膀!五、玩赏对联,感受文化魅力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瑰宝,她熔语言、思维、审美于一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力,随着语文“新课标”观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一传统语言艺术对现代青少年的思维训练、品德教育、审美陶冶的重大影响。掌握一定对联知识,既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美,又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利用综合实践课讲授一点对联知识,让学生了解对偶的修辞特点,又给予一定的训练。主要形式有:1.读对联,说出相关人物、景观或成语、诗句等。如“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知道赞颂的是“文天祥”,相关的诗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不同断句,解读对联。如明代祝允明为富家题联:“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不同断句(标点),其义迥然。可“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也可断为“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3.对对子:短语拉郎配,出上联,对下联或出下联,对上联。如: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横线上。答:乌龙潭对_,莫愁湖对_,总统府对_。4.品对联,辨优劣。有据上联辨下联优劣的,如上联是“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是:“你发财,我发财,你我发财。”“桃芬芳,李芬芳,桃李芬芳。”“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男厕所,女厕所,男女厕所。”主要是让学生从词性、结构对应及内容雅致、格调高低等方面评优劣。还有摘取我为“中国三百门野水度假村”写的宣传联对:“海阔天空,辟得蓬莱一隅胜地;山清水秀,留住寰宇八方嘉宾。”让学生品评优劣,由于是老师的“下水联”,学生也觉亲切,从中也了解“藏头联”(藏“海山”)及“海山”古称“蓬莱”等小知识,或许还能感受到此联雄浑的气势及情景交融的境界。当然,我也指出了“蓬莱一隅”与“寰宇八方”结构的不相应,从而也加深了学生对对联知识的认识。这给语文教学又注进一滴新鲜的活水。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让我们在新课标指引之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构造开放创新、充满生机的语文课程体系。愿与同道共勉! -全文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