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小说阅读题型标准及答题技巧大全,从此不用怕做阅读题啦!丨答题技巧今天我们要看的是 环境类 题型的答题标准及答题技巧。01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3、环境描写的手法。4、环境描写的寓意。 5、环境描写的赏析。通常以下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02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暗示社会环境;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人物方面 :衬托心情;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命运。3、 情节方面 : 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4、主题方面 :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丰富、深化主旨。03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 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3揭示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 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2、自然环境 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 2表现地域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4渲染、营造、衬托氛围或气氛;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6奠定感情基调;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12衬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心理、性格; 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18丰富、深化主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答题例如:【2010年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答题点拨】特点要答出手法特点及景物特点。参考答案: 1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特点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物特点的景象。2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04破解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五要素1、联系段落位置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方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照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例如 2008 年全国卷 12 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解析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第一次出现在首段,衬托出幽冷的环境、凄清的夜晚, 情节就此展开; 第二次出现在鲍勃和吉米一番对话之后,渲染了一种寂静、尴尬的气氛,这是情节转换的标志。 这两处完全相同的景物描写, 两相映照,其作用是不相同的。参考答案第一次,衬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2、联系词语选用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为了到达预期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会相应地选择一些能突显主观情感的词语来描绘环境。如用凄风、苦雨、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或用艳阳、丽日、春苗、绿柳、蓬勃等暖色调的词语。不同色调的词语营造出迥异的环境效果。比方上例中两次用“冷飕飕”来营造凄冷、孤寂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恰当的氛围,假设用“暖烘烘”显然就不合语境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3、联系描写对象作者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事先都要进行仔细斟酌,因为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作者往往要为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活动背景,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例如 2008 年浙江卷 19题:指出第 5 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关原文: 层层叠叠的石堆, 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解析 此段景物描写围绕乌米展开,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描绘出乌米的生活环境。这里的静谧的气氛同山下和集市上的声音形成比照,突出了乌米的孤独,同时也暗示出乌米夫死子亡的悲惨命运。由此不难发现此处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 作用:衬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4、联系情节发展每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可能脱离作品的叙事而独立存在,总是与情节发展或人物心理相关联的,只有把景物描写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来考虑,才能准确把握它的作用。许多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或展示世态风情,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推动情节发展。例如 2007 年湖北卷 16 题: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相关原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 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解析第一段描写村西那条河的特点:流水清澈、河滩平阔、水浅、细沙耀眼等,第二段主要描写姑娘给“我”的印象,对姑娘的描写表达了“我”的喜悦之情。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情节的发展自然让人期待。描写黄昏的美景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表现场景的美丽,从而衬托出姑娘的美丽,对美好场景的描写目的是表达“我”的欢悦之情等。参考答案 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 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 突出了场景的宁静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 相得益彰。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5、联系作品主题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表达。首先将作品通览一遍, 再联系小说创造意图(如果有复杂背景, 命题者一般会安排注释标明 ),来反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比方乌米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以动写静、以景衬人,用周围灰色的山峰、半塌的土屋、弯弯曲曲的藤蔓、零零散散的村落、集市上咖啡馆附近人们的喧嚷声、淙淙的溪水、闪着寒光的大海来衬托出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再联系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那并不优美甚至有些单调的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歌声,此时“肃穆静谧的气氛”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衬托出乌米的这种执着而又无望的期待,令人唏嘘不已。05二、环境描写技巧手法题环境描写的常见技巧主要有: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 有: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 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比照,色彩搭配,渲染、衬托、衬托;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等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2、从写景角度看, 有:感觉角度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形、声、色角度 )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写景顺序分层写景 (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及高;由内及外,由外及内等等)。答题例如:【 2008 年浙江卷乌米俄阿马高尔基】指出第5 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参考答案 1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2作用:衬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06三、环境描写寓意题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外表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例题: 2011 年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含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四、环境描写特点题例题: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参考答案1特点:描写和煦的阳光、 流淌的河水、 溢香的麦秸以及游戏着的狗,突出了秋日乡野静寂怡人、温馨祥和的特点。2作用: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衬托主人公愉悦舒适的心情,为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大的“反差”作铺垫。五、环境描写赏析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例题: 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 描绘丁香、 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作文要求1. 审题不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