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融媒体时代高校主持人口语传播课程的改革路径 李亚楠肖潇【摘 要】近年来,移动智能设备快速普及,AI人工智能、VR等技术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信息传播也从“一对一”发展到“一对多”再到“多对多”。这些变化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主持人“碎片化语言观念”、“一维性语言表达”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分析高校主持人口语传播课程的现状,并探索了该课程的改革路径。【Key】媒介融合;主持人;口语传播;教育改革【基金项目】本文为“融媒体背景下广电行业的发展研究”(2019B028)研究成果(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形态相互交融,实现融合发展。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原来单一、各个媒介之间没有交集的媒介形态,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新的媒介形态。媒介融合也让受众在信息的获取上更加高速、有效。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各种冗余信息、虚假信息也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加强对信息的纵深处理及对信息的补充与解读,使受众在繁杂的信息中获取自身所需、开阔视野,更好地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高校是输送优质主持人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这些高校培养具有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以适应社会所需。一、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口语传播力的要求口语传播主要是指主持人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兼顾人际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基于预先设定的传播目的及预先指定的语言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即兴理解和生发,用以获得有效恰当的传播效果的口语活动。在融媒体背景下,面对社会热点及各家媒体不同方位不同层次的解读传播,作为一名主持人,如何准确、及时、高效地找到内容背后所隐藏的内涵价值,并传播给受众,无疑对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主持人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职责,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与理论修养,坚持党性原则。在讲好百姓故事的同时,还要传递好中国声音与中国故事。同时,要自觉履行国家法规政策,以规范的口语传播、标准的普通话发挥主持人的语言示范、引领作用,要以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向社会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宗旨,使节目真正做到深入民心。(二)以受众为中心,根据节目主题与受众展开话题讨论主持人要让更多受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目中来,也要注意不仅在“节目前”更要在“节目后”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融媒体环境,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与受众沟通他们关心的话题。长期以往,与受众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主持人才能够走进受众生活,培养自己的忠实受众群,从而了解受众需求,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考虑到受众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在年龄、文化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受众更好地接受信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口语表达必须是通俗易懂的,在与受众交流时要注意围绕节目主题、服务受众,从原来的“以主持人为中心”过渡为“以受众为中心”。主持人要善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间接经历、生活情感体验与节目主题相联系,换位思考,想受众所想、思受众所思,以主持人的切身感受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为受众营造一个轻松、各抒己见的开放空间。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节目朗读者中,采访一位老人时说道“今天是谁陪您来的呀?打扰您老午休了”,亲切的问候,瞬间缓解了老人因登台产生的紧张感,从而能够更加自然、真实地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三)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内涵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对一档节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主持人要为受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因此,在对一条新闻进行编辑时,主持人要透过表象看到内在实质问题。另外,进行趣味性表达也是可以有效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具有央视“段子手”之称的朱广权便经常在节目中幽默地向受众传递信息,“每年的秋冬季,都得提到冷空气,你问它将向何方,我来说说大概方向。很多地方温度都要降,只是幅度不一样。只要不太显胖,你看秋裤是不是该安排上。”朱广权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既向受众传达了节目信息,又饱含着对受众的关心。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任何看似信手拈来的内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都是主持人多年的文化积累。(四)主持人的口语传播需处变不惊、应对自如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和处理能力,始终是一门必修课。尤其在融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采取直播形式,主持人必须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对于节目内容、流程牢记于心,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以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做到临危不乱、灵活掌控,充分调动节目制作团队,使节目顺利播出。2021年11月16日的新闻联播总计播出了70分钟,其中剛强口播的时长为27分25秒,零失误。这看似“短短”的28分钟,充分体现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二、高校口语传播课程的现状目前,各高校对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的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部分高校已相继设置了一些改革性课程,其中,对于学生的口语传播能力的培养,仍然是各个高校积极探索的方面。但总体来看,高校口语传播课程设置与教学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课程单一化、程式化中国传媒大学根据学生自主选择设置了特色班级,如配音班、新闻班、综艺节目主持班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课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因材施教,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而纵观国内大部分高校,课程大多单一、模式化,教师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体系采取照本宣科、示范教学等方式完成硬性教学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上设置量仍然太少,很多学生基本功薄弱,对基本发声方式和呼吸方式掌握不牢,有的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便匆匆开始了实践内容学习。只有筑牢专业基础,在之后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运用以提升自我。目前,部分学校对学生是否真正吸收消化了所学内容关注度不够,如此长期下去,易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学习主动性不高,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教学内容陈旧目前,高校大多存在着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问题,大多数老师的课程案例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更新,无法满足学生的诉求,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方面得不到锻炼提高,最终使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在对于学生即兴口语传播的训练方面,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与训练内容,导致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在口语传播方面过度依赖稿件,缺乏变通,多数情况下只是单纯地复述稿件或稍加处理稿件,并没有深入挖掘稿件中的内涵价值,做不到“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在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时,也仅仅是将要讲的话提前进行笔记,节目播出时,对照自己的记录传递给受眾,容易使受众形成千篇一律的印象,导致受众流失。(三)学生即兴口语传播缺乏逻辑与思想即兴口语表达更加重视表达的条理性,要求能够将问题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揭露问题本质以传达出实质性的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对即兴口语表达没有足够的重视以及充分的锻炼,缺乏分析事物本质特征、挖掘事物内在联系等方面的能力。他们片面地认为,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就是将节目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即可,而忽视了节目是服务于受众的,忽视了受众的主体地位和观看体验,导致目前一部分主持人在节目中进行即兴口语传播时,毫无逻辑,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三、高校主持人口语传播课程教学路径改革在口语传播教学上,有不少高校进行了实验性改革,开设了口语传播系、提高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等等,但现有改革措施,仍无法使学生适应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高校急需在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索革新。(一)改变固化的教学方式国内高校应在目前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关于提高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就社会热点新闻、时事政治等与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书面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书面写作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围绕主题进行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围绕文章整体结构、段落层次的安排、遣词造句等内容做整体把握,还需要对照字句反复思考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对于学校来讲,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内播音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并结合实际提出长期合作框架,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基础。2(二)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主持人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个“杂家”。因此,各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开设了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与法规、传播学教程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专业素养。同时,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塑造非常重要,高校可增设形体、音乐鉴赏和服饰搭配等课程,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内在美与外在美兼具的主持人。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能力,也对主持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辨力,在面对社会新闻、时事热点时,能够进行独到、精辟的论述。只有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目前,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优秀师资力量仍然处于短缺状态。大多数教师是跨专业教学,无法给予学生更具有专业性、前沿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高校在开设此专业及课程时,可以从本地新闻媒体引进优秀新闻主播、记者等资深媒体从业人员,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指导。同时,此类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媒体前沿,更加了解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媒体人才,从而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除此之外,亦可以聘请高校教授或领域内专业权威的老师在校开设针对业内前沿问题与新兴科目的系列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结语融媒体环境下,AI、人工智能设备的出现给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带来挑战,也给高校的播音教学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传统型主持人的转型与升级已是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传播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主持人才。注释:1李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研究J.传媒论坛,2021(13):25-26.2王雪玉洁.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15):36-37+42.(作者:李亚楠,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肖潇,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责编:周蕾1569501705391 -全文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