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五邑地区发展史 五邑地区进展史 五邑地区是我国的重点侨乡,人们热爱把它同粤东的潮州、汕头、梅州地 区以及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并称为全国三大侨乡。“邑”者,县也。现在,五邑各都已先后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市(县级)了。 历史上,在今五邑地区,曾有过“四邑”(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四县)、“五邑”(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五县)和“六邑”(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赤溪六县)的称谓。但使用得最多、最嘹亮的名字还是“四邑”,尤其是在美洲、澳洲和欧洲的华人社区中。这一方面是由于这四个县地理接壤,语言相通(四邑话),生活、信仰及婚娶等习俗均大同小异,有着深厚而特殊的“乡里”感情,同具鲜明的侨乡特色;另一方面那么是由于这四个县的乡民出洋最早、人数最多。人多势众,他们在居住地的华人社区中,常起着支配的作用,更加是台山人,影响力更大。早年,台山话在华人社区里通行无阻,被称为“小世界语”。由于这个历史理由,在好多史书及资料中,在陈述五邑时,更多使用的是“四邑”的称谓。 这样叙说并不是要把鹤山摈弃于外,虽然鹤山在语言及民俗方面更接近于客家文化,但它同四邑的历史渊源同样很紧密。鹤山历史文化名人宋森就说过:“本邑系由新会、开平两县改隶,是以一切文化、语言、风俗、社会观念及制度等均与四邑一致,历来在外洋与四邑人士联络与紧密关系,而对冈州会馆之关系比肇庆会馆尤为深切。”改革开放后,由于广东省行政体制的变化,从1983年起,鹤山作为五邑的重要组成片面,同四邑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现在,“五邑”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且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文化区的概念。 1五邑各县撒县设市的时间为:台山,1992年4月;新会,1992年10月;开平,1993年1月;鹤山,1993年11月;恩平,1994年2月。 至于“六邑”中的赤溪,自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起即属新宁县(1914年改称台山县)。清朝同治六年(1867),因发生土著人与客籍人械斗事情,后将客籍人聚居地潮居都大片面与矬峒都小片面从新宁县划出,成立“赤溪厅”,直属广东布政司。1912年,改称“赤溪县”。1953年,该县被撤,复归台山县。在历史上,赤溪地区也有不少人到海外(以东南亚地区为多)谋生,并出了叶观盛等出名侨领,也是知名侨乡。因此,赤溪有时也与“五邑”并称为“六邑”。但赤溪建县 的历史较短暂,绝大片面时间归属新宁(台山)县。今天,“六邑”的称谓已极少提。 邓小平指出:“华侨是长期历史所形成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更加是到东南亚,是历史形成的。”华侨在其形成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不断进展,不断变化,更加是从20世纪40年头初期美国废除排华法案开头,这种变化已露端倪。二战后,更加是20世纪60年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以后,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快。其最根本的变化,出名美籍华人侨史专家麦礼谦一言以蔽之:“从华侨到华人”。五邑旅外华侨亦然。 “华侨”与“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未参与当地国籍,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养护。“华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华人”是对具有中国血统者的泛称;狭义的“华人”那么是专指已取得外国国籍的原华侨及其后裔,又称“华裔”。 1909年以前,晚清政府虽没有制订国籍法,实际上它是将在外国居住谋生的中国移民当作中国公民。1909年,清政府正式公布大清国籍条例,明确宣布实行血统主义的国籍原那么,全体具有中国血统的中国移民,即使已参与外国国籍,也都认为是中国公民。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籍法;1929年又颁行修订的中华民国国籍法,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坚持血统主义国籍原那么。规定凡具有中华民族血统者,均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即使根据所在国国籍法已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侨,也被视为具有中华民国国籍。这实际上是供认华侨拥有双重国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双重国籍原那么。1955年4月,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国又同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签署联合公报,重申不供认双重国籍、公民在取得一国国籍后即自动流失另一国国籍的原那么立场。1980年开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供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原那么。目前,我国旅外3000多万(一说5000多万)侨胞,一般估计,已有超过90的人参与了居住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照旧留存中国国籍的华侨已缺乏10了。五邑旅外侨胞的处境也大体如此。 为了顺应这种变化,在本书里我们原那么上以其次次世界大战为分畛域,前后 使用了“华侨”、“华工”及“华侨”、“华人”这两组概念,以示识别。其实,在二次大战前,五邑籍华侨中已有一些人被批准参与居住国国籍而成为外籍华人,完成了从华侨到华人的转变,如美国的黄金德、李是男,澳大利亚的梅光达、刘光福等。然而,这终究是少数,与二次大战后大量华侨参与居住国国籍而成为华人不成同日而语。 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不成分割的一片面,包括宏大五邑籍乡亲在内的香港、澳门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长期以来,他们发愤工作,为港澳地区的进展与昌盛,为港澳顺遂平稳回归祖国,为祖国和家乡的革命与创办作出了重大付出,其精神应予大力弘扬。但香港、澳门同胞既不是华侨,更不是外籍华人,因此,本书没有作特意论述,但在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和澳门早期进展史上,不少五邑人建立了殊勋。他们都是先以华侨的身份在海外创业、发迹的,今后回到港澳创业、进展,为港澳的进展和昌盛作出了开拓性付出。 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