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4页
第2页 / 共144页
第3页 / 共144页
第4页 / 共144页
第5页 / 共144页
第6页 / 共144页
第7页 / 共144页
第8页 / 共144页
第9页 / 共144页
第1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项选编:现代文阅读题(一)(2022山东青岛一模)【材料一】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巧。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于它的戏剧特征: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奴隶陶俑,春秋、战国时期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1978年在青岛莱西市岱墅村发现一座西汉木椁墓,墓中出土了一具高达1米93的大木偶。大木偶由13块木制部件构成,各个结合部位均采用卯隼法连接,立、坐、跪、卧自如,腹部横木上和两条大腿根处还钻有许多小孔,头部雕刻刀法明快,口眼鼻耳清晰,整体上身躯伟岸,神态威严。汉代用俑从葬较为流行。在实际的考古发掘中,凡较有身份者的墓葬中几乎都发现有从葬俑群,种类有武士俑、侍从俑、百戏俑、辟邪桃木俑等。但是其它地方墓葬出土的木俑都体形娇小,高不过四五十厘米,多在二三十厘米之间,甚至更少,可能只是为殉葬制作的明器。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的大木偶则高193厘米,甚至比一般的真人还要高大不少,是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个头最大的木制偶实物,被称为中国木偶之最。大木偶能活动,加之神态威严,或许随葬以后也起着守卫墓主人的作用。从秦末至汉代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都可能存在形制如岱墅汉墓中那样的,四肢关节能活动的随葬大木偶。早期木偶的随葬作用是保护墓主的生命安全,之后的随葬意义则由护卫演变成为娱乐。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选自百度百科木偶戏,有删改)【材料二】莱西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俗称“撮头戏”,木偶造型多数沿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戏剧脸谱,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木偶面部眼、耳、鼻、口可动,表演讲究举功、捻功和步功。操纵讲究稳、准、正、平,并借鉴戏剧人物的步伐、跳跃、翻身、转身等表演程式。除戏曲形象外,莱西木偶戏近年来已经演变出门类众多的各种形象,如卡通形象、动漫形象等,表现形式不仅局限于人物,更多地融入了动物、变形人物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木偶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21年11月23日,“莱西木偶戏”成功入选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选自百度百科莱西木偶戏,有删改)【材料三】2010年4月,莱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姜玉涛注册成立青岛大汉偶歌木偶艺术团,招聘年轻演员,改良木偶制作方法,创新木偶表演形式,深受各界欢迎。在山东省文化厅及地方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剧团发展迅速,演出场次不断增加,演出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中国北方地区较大的木偶剧团。在传统木偶造型基础上,莱西木偶戏又演变出卡通、动漫等门类众多的木偶形象;在表现形式上除了传统的人物外,又融入了动物、变形等丰富多彩的元素。制作工艺的创新让木偶更加轻便、精美,机关多样,彰显神奇。剧本创作大多面向儿童、青少年,寓教于乐。舞美设置丰富多彩,更好地烘托气氛,衬托剧情。莱西木偶艺术团还开创了一系列的木偶绝技节目,如木偶变脸、木偶长袖舞、木偶书法、木偶转碟、木偶转手帕等,让现场观众惊喜不断。创新使得小木偶走向大舞台。2017年以来,莱西木偶艺术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剧团先后到瑞典、日本、美国、新西兰、乌克兰等地表演木偶剧目,所到之处皆受到热烈欢迎,为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和弘扬家乡非遗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节选自小木偶走向大舞台,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偶艺术是以木偶为表演媒介的一种戏剧艺术。B木偶由早期的随葬作用逐渐变为喜庆娱乐作用。C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的大木偶是年代最早、个头最大的木制偶实物。D创新使得青岛大汉偶歌木偶艺术团成为中国北方地区较大的木偶剧团,也让莱西木偶艺术开始走向国际舞台。2请根据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莱西木偶戏的形象分类。3看了材料三的内容,作为一名莱西人,为了让莱西木偶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请你提三条合理的建议。(2022山东青岛一模)海上的父亲虞燕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断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循环。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父亲带回来的东西,都是那么稀奇。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到家需驶行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弄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3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父亲被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寒冷的冬夜,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身上时,衣服上就会滴下水。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地骇的“砰”,同时,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们卷入巨腹。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大家伙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海浩渺,黑得像涂了重墨,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不断地给他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筏”,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支捕捞队刚好经过这片海域,救起了他们。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却从未停止。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次的确认中获得慰籍和力量。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2600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趔趄起滑倒于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魂不守舍,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寂然无声。(选自读者2020年第11期,有剥改)4海上经历磨炼了父亲,也成就了父亲。请结合全文概括父亲的海上工作经历和经历的事件,完成下表。时间工作经历事件海员生涯起点晕船吐到几乎瘫软也坚持给船员做饭成为机帆船的水手多年后船上滑倒,手臂骨折,居家休养焦躁不安5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1)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从修辞角度赏析)(2)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捉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结合加点词语,从用词角度赏析)6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写到了浩瀚的大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7结合文本具体事例,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022山东滨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望星空聂鑫森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离开望星空我就再也回不来了。”“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进行跟踪、测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资料、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眼里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每晚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唐代沈佺期夜宿七盘岭中的句子。好记性!”“夫人在古诗词造诣上远胜于我。白天无星可看,承你指点,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