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原文阅读(一)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白雪纷纷何所似 繁花似锦B. 公欣然曰 悠然自得C. 与儿女讲论文义 中华儿女D. 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 )A.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B.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C. 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D. “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4. 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认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_(二) 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 陈太丘与友期行( ) (2)相委而去( )(3)尊君在否( ) (4)元芳入门不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2)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3.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是从“无信”“无礼”这两方面反驳“友人”的。B.面对“友人”的无端指责,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元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C.“怒”与“惭”写“友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表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友人”,在“友人”表示歉意后,陈元方喜不自胜,头也不回走进屋内。(三) 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为人谋而不忠乎( ) (2)不逾矩( )(3)人不堪其忧( ) (4)三军可夺帅也( )(5)温故而知新( )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下列加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 择其善者而从之C. 学而时习之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_(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4.选文中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该则内容对你学习方面的启发。_(四) 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非学无以广才( ) (2)年与时驰( )(3)遂成枯落( ) (4) 悲守穷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B.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文章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D.文章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4.如果让你从诫子书中选取两句话写成条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你会选取哪两句?简要说明理由。_(五)阅读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止有剩骨( ) (2)屠自后断其股( )(3)意暇甚( ) (4)盖以诱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3.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 御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户把担中的骨头全扔给了狼,可狼还是紧跟着他,说明狼很贪婪。B.屠户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表明屠户决定抵抗。C.屠户早就明白前狼装睡的伎俩,抓住时机用刀劈狼首,足见他的机智。D.狼是狡诈阴险的,但是终归会被人类战胜,可见人类的勇敢与智慧。5.从屠户与狼的斗争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二、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 陈太丘与友期行( ) (2) 相委而去( )(3) 故人来,方与之食(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