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真题整理)1.关于典型调查,错误的一项为( )。A.又称案例调查B.是指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单位调查C.有利于对事物特征作深入了解D.典型调查遵循随机抽样原则E.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答案】:D【解析】:ABC三项,典型调查又称案例调查,是指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由于典型案例数较少,所以可以对事物特征作深入了解。DE两项,典型调查采用的是非随机抽样,不能作统计推断,也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2.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 )。A.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治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B.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纯理论的学科C.研究人群中非传染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防治疾病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D.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学科【答案】:D【解析】: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流行病学从人群角度出发,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关系;研究的内容包含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面;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制定合理的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其中尤以观察法最为重要。3.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可信区间为0.81.8,此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无关因素D.无法判断E.混淆因素【答案】:C【解析】:比值比(OR)的95%可信区间包含1,说明此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可能无关,即为疾病的无关因素;OR1,且OR的95%可信区间下限也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即为疾病的危险因素;OR1,且OR的95%可信区间上限也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减少,暴露与疾病之间为“负”关联,即为疾病的保护因素。4.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B.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D.大多数是致突变物E.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答案】:C【解析】: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称为引发剂,引发剂大多数是致突变物,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引发剂作用的靶点主要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引发剂通常本身具有致癌性,可以和DNA发生反应,且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5.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是( )。A.慢性病B.急性病C.流行病D.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答案】:E【解析】:流行病学是在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6.下列关于剂量-反应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Paracelsus提出化学物毒性主要决定于剂量,是剂量-反应关系的科学基础B.存在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是确定外来化合物与毒性作用因果关系的基本依据C.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曲线常见的有直线形、抛物线形及S状曲线D.直线形是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最常见的E.S状曲线的横坐标为对数剂量,纵坐标为由反应率转换成的概率单位,即成一直线【答案】:D【解析】:在整体水平,剂量-反应(质反应)关系曲线的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反映了人体或实验动物群体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易感性的分布。而剂量-反应(质反应)关系为直线型的只在某些体外试验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以见到。7.一般要求医院感染漏报率不超过( )。A.5%B.8%C.10%D.15%E.20%【答案】:E【解析】:医院感染漏报率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100%,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8.外来化合物的免疫毒性作用( )。A.不遵循剂量-反应关系B.不一定遵循剂量-反应关系C.一定遵循剂量-反应关系D.都能引起免疫应答E.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外来化学物对免疫功能的毒作用包括:免疫抑制、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的发生与化合物的抗原性及机体特殊易感性有关,故化学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完全遵循剂量-反应关系的规律,很小的剂量进入机体即可致敏,再接触小量即可出现症状。9.抽样误差是指( )。A.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B.由于抽样产生的各观察值之间的差别C.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D.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过失而产生的差别E.以上均正确【答案】:A10.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B.均是前瞻性研究C.均是回顾性研究D.均是实验性研究E.均是描述性研究【答案】:B【解析】:AD两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为实验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为分析性流行病学。BC两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均为前瞻性研究,均不是回顾性研究。E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均不是描述性研究。11.(共用备选答案)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血清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1)归纳观察现象,解释疾病分布,提出和验证假说,探索病因和流行因素是( )。【答案】:A【解析】: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三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描述性研究在揭示暴露和疾病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2)在人群或动物中进行实验,观察增加或消除某项因素后疾病发病率的变化是( )。【答案】:C【解析】:实验流行病学是指研究者将研究对象(人或动物)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随访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比较和分析各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3)研究各项因素同疾病频率之间和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示,揭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答案】:E【解析】: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流行的规律、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事件的分布,从理论上探讨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的方法。12.某市近30年烟草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该市的肺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有人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这类研究属于( )。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生态学研究E.队列研究【答案】:D【解析】: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本题案例中收集的某市烟草消耗量和肺癌死亡率资料均是该市总的水平,没有单个个体的暴露和疾病数据。因此,该研究属于生态学研究。13.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要求当样本量确定后,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其理由是( )。A.可消除各种偏倚B.从工作方便出发C.可提高依从性D.可平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混杂因素,提高可比性E.可制止医德方面的争议【答案】:D【解析】:随机化可将混杂因素平均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从而提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降低混杂因素的影响。14.有关二项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项分布可检验两组数据内部构成的不同B.二项分布可检验样本率与已知总体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C.当n或(1)5时,可用正态近似法处理二项分布问题D.当n40时,不能用二项分布E.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B项,对于服从二项分布的数据的样本率的比较,若所求为推断样本率所代表的未知总体与给定总体率0是否存在差异,可使用确切概率法计算,基本思路是根据二项分布概率函数直接求出累计概率,即P值,再与所取检验水准比较,做出统计推断。A项,检验两组数据内部构成需要用卡方检验。C项,当np和n(1p)均大于5时,可用正态近似法处理二项分布问题。D项,n小于40时,只要满足二项分布的条件,就可以使用二项分布。15.某地1982年的平均人口为42323人,全年共有乙肝患者21人,其中该年新发生了为4人,则( )。A.发病率为9.45/10万,患病率为4.96/万B.发病率为19.0%,患病率为4.96/万C.发病率为9.45,患病率为49.6D.发病率为9.45/10万,患病率为5.91/万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发病率该年新发病例数/该年平均人口数4/423239.45/10万;患病率新旧病例数/该年平均人口数21/423234.96/万。16.做假设检验下结论时,是否拒绝H0取决于以下各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被研究的事物有无本质差异B.选用检验水准的高低C.抽样误差的大小D.单侧、双侧检验E.系统误差的大小【答案】:E【解析】:ABCD四项,是否拒绝H0不仅取决于被研究事物有无本质差异,还取决于抽样误差大小、检验水准的大小以及单侧、双侧检验等。E项,系统误差又称非随机误差,是指由各种人为因素或偶然因素造成的,涉及研究者和实验对象,并贯穿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与假设检验是否拒绝H0无关。17.关于急性毒性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机体瞬间接触外来化合物在短期内所引起的毒效应B.是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在短期内所引起的毒效应C.是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D.是指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E.毒效应观察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答案】:E【解析】: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毒物后在短期内发生的损害作用和致死效应。毒效应观察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18.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 )。A.F1B.F1C.F0D.F1E.以上均正确【答案】:D【解析】: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就是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是将同质的受试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再观察其实验效应,是最常见的研究单因素两水平或多水平的实验设计方法。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FSS组间/SS组内,若处理因素无作用,由于受试对象是同质的,所以有SS组间SS组内,则F1。19.说明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可用( )。A.直条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方图E.百分条图【答案】:B【解析】:A项,直条图用来描述离散型定量变量或定性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