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气管哮喘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发自发性气胸时肺部基础疾病表现明显,常常掩盖气胸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误诊、漏诊率高。现将我科2001年5月2006年5月收住院35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年龄2860岁,平均42岁;女性15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6岁。肺部基础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9例,男性4例,女性5例。 1.2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咳嗽剧烈22例(62.8),异味刺激诱发哮喘发作6例(17.1),劳累5例(14.2),无明显诱因2例(5.7)。 1.3临床特点呼吸困难、胸闷、喘憋加重30例(85.7),咳嗽加重11例(31.4),胸痛10例(28.5),因哮喘急性发作入院30例(85.7),有明显气管移位、患侧气胸体征(叩诊鼓音、患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26例(74.2),无明显气胸体征9例(25.7)。 1.4胸部影像学检查特点35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气胸部位:左侧17例(48.5),右侧13例(37.1),双侧5例(14.2)。肺组织压缩程度:小于20少量气胸7例(20),30%60中量气胸15例(42.8),大于60大量气胸13例(37.2)。 1.5气胸临床类型闭合性气胸22例(62.8),男13例(37.1),女9例(25.7);交通性气胸13例(37.1),男7例(20),女6例(17.1)。 1.6并发症并发少量胸腔积液20例,皮下气肿5例,纵隔气肿2例,呼吸衰竭2例。 1.7治疗方法与疗效所有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吸氧、抗感染、解痉、止咳、保持大便畅通等常规治疗方法,机体状况不良者予以加强支持治疗,同时根据肺组织压缩程度给与相应处理:7例少量气胸患者无呼吸困难和发绀,采用高流量持续吸氧(氧流量5L/min),710d痊愈。中量以上气胸患者均采用胸腔穿刺抽气,一次性抽气成功10例;11例交通型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在314d内痊愈,平均7d;3例交通型气胸引流失败转胸外科手术治疗;行胸膜固定术4例。 2讨论 支气管哮喘与自发性气胸为呼吸科常见的相对独立的疾病,但二者可同时并存,通过本组资料观察,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占同期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的12.7%(我院同期住院患者276人)。由于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并发自发性气胸多数不典型,因哮喘急性发作而掩盖病情,临床上误诊、漏诊率高,出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自发性气胸的存在,尽快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1:突然出现病变侧胸痛,胸闷突然加重,平卧困难,而用原发病难以解释;查体有气管移位,病变侧局限性或全部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双肺体征不对称;短期内出现胸闷和紫绀加重、休克、昏迷,而不能用急性心脑血管病、肺栓塞等解释;积极治疗原发病而效果不理想。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目前基本明确,大多数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所致,少数手术后复发者与胸膜漏孔存在有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由于气管平滑肌痉孪,呼吸肌做功增加,肺内气压增加致发育欠完善的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2,3。 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采取激素冲击疗法,持续泵人氨茶碱,加强镇咳等,尽快短时间内控制哮喘发作4。一旦合并自发性气胸诊断成立,应根据肺组织压缩的程度进行治疗:应采取各种措施立即排气,胸腔闭式引流4d后肺脏仍未复张者,则应尽早采用胸膜粘连治疗法治疗。为避免刺激性胸痛,胸膜麻醉要充分,胸痛较剧者可加用镇痛药,对部分精神紧张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引起发热体温较高者可给退热药物对症处理。 综上所述,哮喘合并气胸的病人,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比特发性气胸难,易漏诊、误诊,疗程长、预后差,易复发。部分病人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但又因为肺功能差而不能做外科手术。所以,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适当延长置管时间,注意基础病的治疗及加强支持治疗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辰.呼吸学新进展.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6782,135158. 2滕维亚,毛宝龄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理和诊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6):330 3NicholasJ,RolandMD,RajivK,etal.TheLocalSideEffectsofInhaledCorticosteroids:CurrentUnderstanding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Chest,2004,126(1):213219. 4DubusJC,MarguetC,Deschildre,etal.Localsideeffectsofinhaledcorticosteroidsinasthmaticchildren:influenceofdrug,dose,ageanddeviceJ.Allergy,2001,56(10):94494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