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论信息技术与学信息技术的进步,引起教育的重大变化,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发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形式以致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根底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公布和施行在信息时代根底教育领域里掀起一股巨澜,使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变革成为一种必然。信息时代,教育科研走向何方,人们只能料想而不能作出科学定论,但有一种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现代教育形式的变革必然要建立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的根底之上。传统教学形式必然要向网络化的开放的教育形式转变。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必然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浸透,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策略就是要施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提出广义的课程整合概念是指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程目的,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浸透,互相补充。1课程整合的概念提出以来,不同的时期赋予了不同的外延,特别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开展的原动力,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根本素质,信息的获娶分析、加工、利用才能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根本要求,而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才能和习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的、方法和评价手段,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它所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2、现代信息技术与根底教育改革的关系1.1信息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局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的施行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才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作为科学素养中比拟重要的组成局部信息素养,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21世纪中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掌握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于信息技术获娶传输、处理和应用各种信息,加深和拓展青少年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内化和提升其信息素养成为时代的必然。1.2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包括教育的群众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信息化。其中,教育的信息化更是实现教育的群众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支柱,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首先,信息化教育将在传统教育方法根底上增加人-机对话和人-机-人对话的新教育方法;信息化的教育不仅会使正规教育制度的教育内容更易为学生承受和领悟,而且还会带来教育内容的丰富、更新和开展。其次,信息化教育可以使学习者摆脱学校课堂的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使远间隔 教育正规化,个别指导、小组教学等新教育组织形式将日益普遍,并将最终带来学校教育制度和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使之更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弹性。最后,信息化教育带来国际社会教育开展和改革的新动向、新成果,为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根底和外在条件。信息化的教育,使人们产生观念上的变革,从而促进教育向现代化方向迈进。1.3信息技术引发学习的革命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承受学习的过程,而代之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根底与兴趣选择合适自己程度和生长的联络。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更新。同时信息技术使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运用将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形式,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当前根底教育新课程改革都不能置它于不顾。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一是由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自17世纪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世界各国、各种类型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表达了大工业消费的特征,具有科学化、标准化、高效化等种种优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其弊端也愈显突出,如不利于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等。而网络和多媒体系统所具有的交互功能,那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不同选择。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储学习兴趣、学习条件等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合适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使学生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表达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二是教学形式发生改变。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在教育界得到认同,协作式教学正在为广阔教育工作者普遍承受。在新的教学形式下,老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教学内容是学生以进步业务素质为核心学习内容;教育技术不仅是老师的教学的工具,而且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意义构建为核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与理论严密结合的理论,使学生到达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构造。可以说协作式教学是最能表达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之一。三是从封闭式教学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源分享。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与应用,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已经或正在改变,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将成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形式。教育和教学活动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教室和学校空间内,也不再是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开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平等地承受教育。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开展、交互式教育环境和全球化教育程序的引入,教育的整个相貌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没有围墙的学校、家庭式的教育环境和网络化的大学等等新概念,将会逐步成为现实,最终导致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四是信息技术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方式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且利于知识的保持。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超文本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建立全新的信息组织构造。超文本是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文本管理技术。超文本组织信息的方式不同于通常印刷品的线性方式,它与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有相似之处,可以更有效地处理信息。4新型教学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老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老师不必把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DR,网上教材的方式,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获取学习材料,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力戒走入误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生建造发挥潜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摆脱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展示知识内容的形式做法。过去,人们往往从外表、从技术层面去考虑二者的关系,因此较多看到的是两者之间直接的和形式上的联络。在这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主要是引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另一种是把信息技术本身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认为让学生学习一些信息技术,让老师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了。这两种认识不能说错误,但却是很浅薄的,假如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就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例如,如今多媒体技术在许多学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转变教育观念,许多老师往往单纯从进步形象性和感官效果上去运用多媒体。其结果,用形象思维简单代替了抽象思维,用形象生动的满堂灌取代了原来抽象单调的满堂灌,老师讲得更精彩了,但学生学的却更加被动,只不过这种被动由原来被迫的变成了自觉自愿的。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定位新的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首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要求老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思想,由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演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要克制对信息技术的焦虑感,并掌握根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挑癣组合教学软件,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进程,做好完好的教学方案,且对教学过程不断进展处我评价,反思和改良,使信息技术有机地交融在教学中。其次,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构造,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及时反应性解决学生转变带来的问题。保证学生从被动承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第三、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才能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学习才能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第四将媒体由老师的讲演工具,转变为老师活动的表达者和学生的认知工具。5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通俗地讲,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交融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浏畅。6要到达“整合的目的,作为从事根底教育教学改革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理解传统教学与新的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点,结合技术进展教学活动。近几年的理论也能证明,“整合思想符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是值得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技术平台上,不断探究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老师素质的根本要求。参考文献: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孙杰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王咸伟李克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孙杰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4?中小学老师信息技术培训光盘教材?,安宝生,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1年3月5?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几点考虑?,陈维嘉,?中国远程教育?2001第九期6?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安宝生,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5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