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精选13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2)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3) 通过分析“仁”在这篇文章中的详细体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化。 (4) 分析文中冉有、孔子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翻译全文、理解内容、指导背诵、分析人物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仁”在文中的详细体现。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屏幕上显示一段文字,见老师语),“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需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找寻才智摘自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的宣言。”请同学们留意这则宣言,这句话是一个外国人说的,一个外国人如此崇拜中国的孔夫子究竟为什么?孔子的才智究竟是什么?全部问题的答案是我国宏大的教化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板书:仁)。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请大家借助这篇课文进一步理解孔子的“仁”(板书: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二、初步感知: 文言文的朗读有三条标准,即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出感情。下面,我请三个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三个段落,请其他同学听他们的读音、听他们的句读、听他们读的是否有感情。 找三个同学朗读课文,之后难点句子请会读的学生带着读,之后,自读全文,之后女生读一二两段,男生读第三段,之后,男女生一起读。 三、文本解读: 1、解决翻译 学生将之前翻译时的难点进行提问。这节课,预设学生的主要问题有: (1)“无乃而是过与?”中的“是”怎样理解?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怎样对译,分别是什么句式? (3)注解15中的译文选择第一个还是其次个?(第一个为直译,其次个为意译) (4)“既来之,则安之”与现代汉语中的“既来之,则安之”意思一样吗? (5)第三段中“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中的“盖”,字典上有八个说明,能解除,剩下的究竟应当选哪个? 在学生没有问题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指东西少,“和无寡”中的“寡”指人少,而字典上只说明说“少”,请问,“寡”究竟指什么? 质疑结束后,分别找三个同学分别翻译课文的三段,再订正译文中的错误。 最终,老师要求学生整理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特别句式等文言文重点学问。 2、内容分析 (1)第一段,本段写了几个内容,孔子反对攻伐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介绍背景;伐颛臾,冉季向孔子禀告消息;有事于颛臾,孔子反对攻伐的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行伐),且在邦域之中(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2)其次段,冉有的托词是什么,孔子引用那些话,引用那些比方反对冉有? 明确:冉有的托词是: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孔子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盲人的比方,引用管理物品的比方进行反对。 (3)第三段,冉有道出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孔子又是怎样反对冉有的? 明确: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先批判冉有找托词,再提出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然后指责冉有违反了自己的这些原则,最终,指出季氏之忧,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3、背诵指导 分析完每段的内容要点后,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指导背诵。最终,再根据老师给出的三字词语背诵全文。(词语见下) 伐颛臾见孔子尔是过东蒙主邦域中社稷臣夫子欲周任言尔言过谁之过近于费子孙忧君子疾丘也闻不患寡不患贫修文德由与求不能来不能守动干戈季孙忧在萧墙 同时指出:背诵课文,方法许多,例如:朱熹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洪亮,不行误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行倒一字,不行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几遍,自然上口,便久远不忘。”对于每一位同学,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沟通,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 4、分析课文中“仁”的详细体现 提问:课文中哪里能体现出孔子的”仁”的政治思想? 归纳总结:反对攻打颛臾,说明孔子反对武力(板书:反对武力)。 引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两个比方,说明孔子提倡做事要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要自知、自醒。(板书: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自知、自醒)。 指责冉有强词夺理,说明孔子提倡为人真诚(板书:为人真诚)。 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说明,孔子提倡以国家为重(板书:以国为重)。 结尾指出季氏之忧在萧墙,说明孔子提倡要有忧患意识(板书:忧患意识) 5、分析文中冉有、孔子的语言特点,设置情境,进行口语训练 归纳总结:冉有三句话闪耀其辞,观点模糊,应当读出这种感觉。 孔子三次直呼其名“求”,次次各有特点。四次反问句式如同急风暴雨,劈面打来,使得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第三段义正词严的指责冉有看法不端正,指责冉有季路违反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慷慨陈述自己的政治主见。 现场找三个学生模拟当时的对话场面,用现代汉语演绎这场对话情景。 四、总结: “仁”:反对武力;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为人真诚、以国为重;忧患意识 “慧”:先破后立,破中有立; 正反两方面: 比方、类比、反诘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研读第3段; 2、整理归纳文言学问点。 学习重难点: 1、研读第3段; 2、整理归纳文言学问点。 学习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三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见。 1、孔子的主见是什么呢? 2、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见的内容是什么? 3、哪些话说明二人违反了这些原则。 4、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二、整理归纳文言学问点 1、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 今义:认为。 (2)有国有家者 古义:; 今义:“国”指国家,“家”指家庭。 2、词类活用现象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后世必为子孙忧: (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5)既来之,则安之: 3、一词多义现象 (1)过 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2)安 不患贫而患担心: 既来之,则安之: (3)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夫子: 4、特别句式 (1)是社稷之臣也 句式:xx 译文:xx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句式:xx 译文:xx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句式:xx 译文:xx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句式:xx 译文:xx (5)无乃尔是过与 句式:xx 译文:xx (6)何以伐为 句式:xx 译文:xx 当堂检测: 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课后作业: 1、复习本学案内容; 2、背诵第三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3 教学要点: 积累文言实词、驾驭文言句式、初背课文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课 假如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假如你想探讨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探讨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101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接着生存下去,必需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才智。” 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才智之光吧! 2. 老师范读课文 3. 学生自读、探讨、提出问题,老师随问随答。 老师板书自读要求: 1.扫清语音和句读障碍; 2.辩析句式,留意语气 3.积累“是、疾、见、过、止 ”和“无乃与”,“何以为”。 4.老师精讲,点拔,集中解疑 句读:是社稷之臣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实词:季路见于孔子 无乃尔是过与 陈力就列、不能者 句式: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何以伐为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古今异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词类活用: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5.讨 论,结合书后练习题一理清全文思路,尝试背诵课文 6.小结巩固(时间允许课内进行,时间不允许布置为家庭作业) 基础训练15题 附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文章思路: 论语 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行伐) 季路见于孔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在邦域之中 (不必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是 社稷之臣 (不当伐)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引周任之言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孔子驳斥冉有 相 |比方 虎兕出于匣 分崩离析 龟玉毁于椟中 祸起萧墙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再驳冉有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 (治国安邦的原则)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篇4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背课文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复习巩固 齐背全文,检查上课时学习效果 2. 探讨下列问题 问:第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了什么? 明:交 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析: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 孟孙,叔孙三大家族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回趋裒微。 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忧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社会背景 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