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太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勾当(u) 恻隐 忍俊不禁(jn) 妇儒皆知 B归省(xn) 愧作 戛然而止() 销声匿迹 C藩篱(fn) 瑟索 锲而不舍(qi) 月明风清 D枯涸(h) 技俩 顶礼膜拜(m) 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 B C D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 B房子能盖不高吗?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6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此次文物修缮,主要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牌、说明牌。记者了解到,目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各级抗战文物的保护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存在局部残损的情况,小部分损坏严重。A北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B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C北京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D北京开始保养68处抗战文物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8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游大林寺唐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注】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成寺。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聚落:村庄。 迨(di):等到。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华( ) 造(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12用自己和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13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 ,自缘身在最高层。(2)长风破浪会有时, 。(3) ,弓如霹雳弦惊。(4) ,西北望,射天狼。(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汉字书法之美自序文/蒋 勋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注】九宫格: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動:“动”的繁体字。爨宝子:人名。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弘一:人名。15.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6分)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17.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4分)18.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3分)成为你自己文/周国平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