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史读后感(多篇)推荐第1篇:治史三书读后感 治史三书是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总结自己研究历史的经验谈。以下是我整理的治史三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治史三书读后感一 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虽说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比如,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文章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润的缘故。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历史学人的渊博学识。在这一学期上欧美史学动态研究的过程中,此种感觉日益深刻。每位老师,都外表平凡,可是谈吐之间,治学之深之广让我赞叹不已。还有朱孝远老师,上他的课时总以为这是一个留洋归来,外语华丽,更多体现西方特质的颇爱碎碎念的男方小老头儿。可是,一日读他那本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时,不由大为改观。散文的笔触,诗化的语言,将历史研究这样严肃的学科写的那么唯美和高雅,温文尔雅之态鲜明地跃然于纸上,俨然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代诗人。然而,当读到附录一学史之道兼论史家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才知道一开始就看走了眼,其古文之功力,传统文化之博识,丝毫不亚于前者。由此对史学人才更增敬佩。 当然,在学习历史的这段日子,也有无奈。特别是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更有一种感觉,就是学术界的整体浮躁。记得一次课上,李剑鸣老师曾经感叹,这是一个全民平庸化的时代,精英再难出现。听后觉得无比落寞。事实确实如此啊。我深知历史这样一门学问如果没有像严先生所说的那种淡泊自甘,寂寞自守的心态是难以有所收获的。然而,如今这个时代,中国传统的权钱本位思维,再加上改革开放至今所附带产生的全民无信仰和极端物质主义,让整个社会变得如同一锅沸水,难以平静,每个人都在利益的道路上穷命狂奔。在我看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其社会价值的衡量也应该是多元的。而如今,与人交往,只感觉大多人眼中,除了钱权,再无其他。就比如我家乡的亲戚,他们对于我读博,总是充满不解。再如我的一个外甥女,22岁的年纪,除了让她父亲的企业如何做得更大,赚得更多,除了如何能帮助她父亲砸钱,以便实现官职连任,从而为自家企业谋利之外,眼中再无其他。她认为,人生一切唯钱一字足矣。更要命的是,她的亲戚和朋友,莫不以此为榜样,无尽艳羡,心心向往之。我从来都未曾否认过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只是一个社会倘若以此为核心,就实在太可悲了。这是否就是如今中国再难出大师的根本原因?以建国为界限,去想一想这之前的五十年和之后的五十年,我们怎样去理解,在那个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会有那么多大师接连出现,交相辉映?我们又如何解释,在战乱结束,国家一统之后的和平年代,学术成就和民族价值反而变得一片荒芜?我早已过了愤青的年代,但每想到这一点总是感到深深的可悲。 最后一点是外语的学习,特别是此次期末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外语学不好搞世界史真的很费力。以前确实低估了外语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今后要好好补一补了。另外,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史学史和史学方法论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学期,我的计划是好好学习一下史实,特别是德国史方面。因为我发现,此前之所以找不到要研究的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德国历史本身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于具体历史了解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新疑惑,那么应该就有可研究的问题了。 治史三书读后感二 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给我留下最大印象是对某种现象的大谈阔论,或者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以独特的见解,一针见血的批评。而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没有涵盖复杂大道理,更没有深不可测的哲理,以十分朴实又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咨询十分方便的今天,我对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看法也在变化,如同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说,社会上流行的那些失学通论史学研究法这类的著作,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管你道理讲的怎么明白,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读原著。如果说他的话有些道理,那么我就想什么叫原著,如何理解原著的内容,在原著里原的成分又是占几分。曾在很多书本上不少人大谈原始社会部落生活和集体活动,我当时觉得十分纳闷,除非他是活在几千年前的怪胎,不然你如何知道那时候部落状况。记得曾在上中学时候历史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发问,什么是历史?没有人能回答出来,都以为应该有个比较规范的答案,而老师说历史就是正在过去的那一刻就是历史,其实历史本身的定义一样都是那么简单而老生常谈的东西,我总喜欢把问题想的复杂化,其结果是弄得是非对错难以分明。 而在严更望的治史三书里,他以自身的深厚而丰富的经验来讲述治史方法和技巧,虽然很多针对性的例子和涉及到相关研究唐史及魏晋南北朝史,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印象我对此论著的理解。在此书第一篇开头一节讲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探讨专精与博通的关系,专不一定能精,能不一定有相当的博;博不一定能通,能通久不一定有相当的博。为要专精,就必须要有相当的博通。各种学问都是如此,尤其是治史。因为历史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非有相当的博通,就不可能有专而能精。就如所说因此就很难有青年史学家。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要博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喜欢进牛角尖的学者,就凭看几本书和看个别的现象大胆推断。这类所谓的学者不仅大大贬低所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更可怕是误导很多盲从的年轻人。因此在我看来专精只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方向,要达到此目标必须以博通为基础,脱离的博通的专精仅仅是一味片面的看法和没有根据的道理。如同宗教学家缪勒所说只知其一,实其一无所知。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自己感觉什么都懂一点,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却变得措手不及,我从下手。因而无法走向专业方向。比如我们身为一名研究藏传佛教的学生,对世界其他宗教没有总体的了解,怎么能证明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是值得学习和研究。这点上很多人没有走出去看看,总在自己文化范围内评价自己。虽然在文化相对性上讲,一个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但这些都必须在博通的前提下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在此书第二节上讲几条具体的规律里画龙点睛地告诉我们几条最基本的规律,每几条的内容看似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而此书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在这里。第一点谈到,任何时候尽量少说否定话,那么不显眼一句话如果不是事先没有谈到其学术价值,要我老实交代,此书在我的眼前停留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分钟。后来细想默默感叹大师不平凡的智慧。接下来就是不要忽略反面的证据这更是说道我的心里,平时写写东西时总是尽量搜集有利的证据,因此达到自己所要证明的观点,而反面的证据不仅不屑一顾而且担心更多人能以此反驳。在接下来第三节里谈到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论题选择,带着从能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帮助的想法去认真阅读。讲述了不少看法,其中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中谈到我们为研究工作,最好多做具体的问题,少讲抽象的问题。研究具体问题,用可靠的史料,下深刻的功夫,一定能获得客观的成绩,而且所获得成绩比较容易站得住脚。具体的问题似难实易,而抽象的问题似易实难,因为具体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点对于我们最大的指导,至少是在我看来如此。其后谈自己的能力与材料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选择题目,而要看自己的能力,长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一时冲动去选择自己能力以外的题目,这就会使成为咨询烦恼! 总之,治史三书是严耕望毕生经验的总结,若能读懂此书中看似简单的大道理,对我们以后学习研究生涯少走很多弯路,并能受用一生的。 推荐第2篇:治史三书的读后感 治史三书读后感(一) 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虽说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比如,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文章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润的缘故。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历史学人的渊博学识。在这一学期上欧美史学动态研究的过程中,此种感觉日益深刻。每位老师,都外表平凡,可是谈吐之间,治学之深之广让我赞叹不已。还有朱孝远老师,上他的课时总以为这是一个留洋归来,外语华丽,更多体现西方特质的颇爱碎碎念的男方小老头儿。可是,一日读他那本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时,不由大为改观。散文的笔触,诗化的语言,将历史研究这样严肃的学科写的那么唯美和高雅,温文尔雅之态鲜明地跃然于纸上,俨然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代诗人。然而,当读到附录一学史之道兼论史家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才知道一开始就看走了眼,其古文之功力,传统文化之博识,丝毫不亚于前者。由此对史学人才更增敬佩。 当然,在学习历史的这段日子,也有无奈。特别是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更有一种感觉,就是学术界的整体浮躁。记得一次课上,李剑鸣老师曾经感叹,这是一个全民平庸化的时代,精英再难出现。听后觉得无比落寞。事实确实如此啊。我深知历史这样一门学问如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