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贮藏/伫立粗犷/心旷神怡为所欲为/混为一谈B攒眉/积攒着落/棋高一着装模做样/模棱两可C田埂/梗概孱头/潺潺流水持之以恒/断壁残垣D卖弄/弄堂侍弄/恃才做物连篇累牍/硕果累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枯燥并蒂一髻儿迫不及待翻来复去B云霄宿儒天然气神采奕奕朝气蓬勃C萧瑟蝉蜕挖墙脚两全其美再接再励D笃志冷冽不奈烦浮想联翩人声鼎沸二、句子默写3古诗文默写。(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_,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2)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_,_。(4)送别诗一直是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可以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的诗句中与明月一起惜别友人,也可以在峨眉山月歌“_,_。”的诗句中感受他在远离故乡的途中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三、名著阅读4名著阅读。根据朝花夕拾的阅读印象,完成下列各题。(1)朝花夕拾全书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阅读积累填写下表。身份中国老师日本老师家人朋友保姆邻居人物寿镜吾藤野先生父亲_长妈妈_(2)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既有浓浓的温情,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请结合藤野先生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基础知识综合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_。_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及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_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_,杨振宁将只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1)在第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依次填入第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即便但是否则ABCD五、综合性学习6你的学校拟开展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七二班准备在2021年10月15日下午5点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希望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王敏老师对同学们进行“如何正确看待友谊”方面的指导,请你以李华的名义给王老师写一封邀请函。(2)请参考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示例:“我最好的朋友”主题作文大赛。(3)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你收集到了这样几则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请结合下面文字内容,谈谈你对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这个问题的看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德不孤,必有邻。(孟子)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疏,安有真正之友谊耶?正当之友谊必致力于道德之修养。(柏拉图)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绿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作者:朱自清)7“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应该重读哪一个词?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8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表现事物特点的?9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从修辞角度赏析)(2)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那离合的神光了。(从词性角度赏析)10绿与春都是朱自清写景抒情的名篇,试分析探究两篇文章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记忆的后院在离我们村不到半里路的田野附近,有一个地名“谢家桥”。桥,只是一座小石桥,两块长条方石,搭在溪沟上,长不足一米,一步就可走过。这片田野,有了这个小石桥,也有了姓名“谢家桥”。那时,谢家桥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家里谁头痛发烧了,大人就喊我们,娃们,去吧,到谢家桥溪沟边采些灯芯草、麦冬,熬点汤药喝;放学了我和小伙伴到谢家桥边的田埂采猪草,也在溪流里放纸船;三四月里,谢家桥一带的数百亩油菜花开了,金黄一大片看不到边。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蜜,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逢年过节,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我们到谢家桥迎接上门的亲戚,亲戚们离开时,我们随大人送行,也是送到谢家桥。常言说,送客送到村口上,送送到大路上,送客送到桥头上,这才算合礼数,有情义。那时就想,要是没这个谢家桥,我们送亲戚该送到哪里才合适呢?村头?我们家本就在村头,那等于没送。送到大路上?公路离我们村有三四里路,再说,亲戚住在与公路相反的方向。多亏了这小小的谢家桥,不说别的,就说迎客送客,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地点,一个有情有礼的地点。这里为什么叫“谢家桥”呢?后来我才知道,小石桥不远的那户人家姓谢,祖上是旧时乡间秀才,酷爱读经吟诗,还开办私塾,收徒传道。虽非大户望族,却肯济世助人,行善无数,修大小石桥、木桥数十座,方便众人,从不留名刻姓。百姓为了感念谢家恩德,就将他家附近这原本无名的小石桥叫作“谢家桥”。谢家一直单家独户住在谢家桥附近的原野。每一次路过,都要望一眼那座朴素安静的房子,青瓦,白墙,房前屋后栽着椿树、榆树、柳树,山墙旁一丛青翠的竹子于微风里静静摇曳,摇出了一种田园幽思。偶尔有狗叫,也似乎比别处的狗叫声显得温和。春日,菜园里,篱笆前,绿树间,杏花、桃花、李花,一起开了,红白掩映于青,让人眼睛一亮,心境缤纷。前些年,我回老家,那座房子也不见了,那条溪流没了,桥也没了。我问村里的年轻人,谢家桥那家人搬哪里去了,年轻人反问,哪里是谢家桥?我们这里没有谢家桥。谢家桥,谢家桥,世上从此再没有这个地方了吗?可是,我心里有个谢家桥。我还记得那清清溪流,那小小石桥。上了多年的学,究竟坐过多少教室,大都淡忘了,有的仅记得模糊的轮廓。那些教室都是有恩于我们的。从最简单的“人”字怎么写,到怎么做人;从“小儿科”的1加1,到高深的数理化;从雾是怎么形成的,到宇宙是如何演化的这一切,都与教室有关。在那一面面黑板上,我们曾留下多少专注的眼神和纯真的笔画。黑板黝黑的背景里,划过多少知识的闪电和思想的晨曦,照亮了我们生命的原野,引导我们叩问人生的理想。在那一张张课桌上,我们曾虔敬地写下某句格言;与女同学同桌就在桌子中间画一条分界线,那该是世上最羞涩的“国境线”了;在抽屉里藏一本反复阅读,并在空白处写下感想的心爱的书,后来不知被哪个同学借走了。我真希望那本留下我的字迹,后来又留下你的字迹的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们一起辩认青春的手迹。那一扇扇窗子呢?那时,我和我的同学们,曾次次从课堂和书本里抬起眼睛,眺望窗外的原野,窗外的青山,窗外的天空,然后,目光返回课堂和书本,然后,又投向窗外,投向纷繁的未知世界。就这样,目光一次次往返,一次次俯仰,我们的目光和心境渐渐变了,变得丰富、深情,充满渴慕。此刻,我逆着时光的列车,走进记忆的后院轻轻地来到昔年的教室,找到了青春的座位,然后谦恭地坐下来,静静地望向写满板书的黑板,静静地翻开一本书。很快,来自苍穹的一道道光线,透过窗玻璃洒下来,大片大片地洒下来,照亮少年青涩的脸,照亮书上那些充满深意的文字。然后,我静静地仰起头未,望向窗外。窗外,正有一只鸟在风里鸣叫着飞过。(作者:李汉荣 选文有删改)11“谢家桥”和上学时的“教室”,能成为我记忆的后院,在于它们给我带来的美好。请任选其一,概括出它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12文中大量的景物描写,让作者记忆中的后院更加令人神往。比如第段,请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13本文语言富有趣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请从修辞的角度试赏析语句。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宝,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14李汉荣的记忆的后院让我们想到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分别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谈谈两位作者希望作为读者的你能感受到什么。七、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