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考试说明: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 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本课程考核实施“双及格”要求,即终结性考试成绩和综合成 绩须同时及格,课程的考核成绩方为及格。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试题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是一本图书。目前社会学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人口学” “人类学”和“民俗学”等方向。试题2文化学阅读运用自己科学而独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法,客观而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各种社会现象的定量化或 定性化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真实可靠的社会信息获得对某一或某些社会现象乃至整体社会的感性认 识。试题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也就是语义学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 算机科学、白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试题4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他 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故是接受美学成为独立学派的宣言。试题5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 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试题6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试题7小说的文体特征答: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作 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 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试题8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答:论文的创造性是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其有着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 新定理,甚至能够调补某个领域的空白。创造性是科学论文的灵魂,核心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评价科学 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文献性是指一些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 这种论文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 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 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 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试题9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答:在最一般的层次上,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即除去纯自然之外的人的非生物性的全部活动及其 创造物;在中间层次上,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创造出来的精神产物;在最低层上,文化专指文学、 艺术活动及其产品。(1) 通过文学语言解读其文化内涵。(2) 通过习俗制度,透视其思想原则。(3) 通过经济结构透视其价值观念。(4) 通过科学技术透视哲学基础。(5) 通过文学艺术透视其审美情趣。试题10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答:基本特征是:(1)以读者为中心。(2)文本的召唤结构。即文本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来进行阅 读的结构机制。(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试题11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答:涛歌的基本特征是节奏和音韵美,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李白的将 进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从节奏和音韵的角度看,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诗歌具有强烈而富于变化的节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长句节奏舒缓,而“岑夫子,丹邱 生,将进酒,杯莫停”等短句又使节奏变得急促有力。用韵上同中有变。全诗主要用ui韵,但又不是一 韵到底。从情感上讲,木诗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尽管诗中有明显的不满和消极的情绪,但主要表达他乐观白信, 放纵不羁的精神和情感。从艺术的角度看,本诗大胆想象,如将黄河之水想象成“天上来”等等。长短不一,整散结合的句式, 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复杂而又激动的情感。试题12怎样理解小说的“三要素” ?答: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我们之所以说这是小说艺术的三要素,是因为这是由三者的 关系决定的。刻画人物就要写出人物的个性,而人物个性是通过故事情节表现出来的,没有情节,人物的 个性就没有发展的历史,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表现,使人物思想、情感、意志的 外化。而环境为小说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客观的依据,是人物性格展示的具体场所,规定并制 约着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命运轨迹。三者是小说艺术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然刻画人物是中心任务,情 节和环境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试题13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答: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准确标志。没有语言的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化。通过对 文字语言的分析可以解读文化的内涵,即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心理状态等丰富的深层 文化信息。如读苏轼的诗题西岭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诗的前两句诗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点观察庐山,庐山的模样是不同的。后两句是议论,告诉 人们要真正认识庐山真而目,不妨走出庐山,山外看山。这是作者的生活经验。但如果我们对后两句作进 一步的分析思考,就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感觉。这就说明最后两句是还给我们暗示了一种人生 哲理:有时要看清一件事情,必须跳出这件事。我们还可以从语词的语源和延边推测过去的文化遗迹,从造词的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从借字看文 化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移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等。四、阅读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试题14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答:丑小鸭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世研究者认为是带有作家自传性质的一篇童话作品,安 徒生坎坷的一生在童话中得到了曲折的反映。首先,这篇童话构思精巧,情节离奇,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色 彩。这样的故事生动曲折,对儿童充满了诱感力。其次,通话语言华美、剪裁精当、对话生动形象,把深刻的人生哲理,寓于一个美丽、曲折、感人的 故事之中,不能不令人叹服。例如开头那段景物描写:“乡下真是非常美丽。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汕的。干草 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为童话中主人公的出 场安排下一个多么美丽广阔的场景,极富田园诗意!再如写那个农家小屋的残破:“它是那么残破,它甚 至不知道应该向哪一边倒才好一因此它也就没有倒。”语言是多么的幽默!描写那个老太婆的市偿气,作者写道:“这真是少有的运气,”她说,“现在我可以有鸭蛋了。我只 希望他不是一只公鸭才好!我得弄个清楚!”描写老太婆家猫儿和母鸡的骄傲自大和见识短浅:“那只猫儿 是这家的绅士,那只母鸡是这家的太太,所以他们一开口就说:我们和这个世界!因为他们以为他们就是半 个世界,而且还是最好的那一半呢!”当丑小鸭向那个母鸡谈起它的理想时,作者为骄傲愚盘而又蛮横俗 气的母鸡设计的语言真是令人拍案叫绝,请看:“你简直是在发疯,你去问问猫儿吧一在我所认识的一切 朋友当中,他是最聪明的一-你去问问他喜欢不喜欢在水里游泳,或者钻进水里去,我先不讲我白.我们 不了解你,那么请问谁了解你?你绝不会比猫儿和女主人更聪明一我先不提我自己。”古语云:“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从丑小鸭坎坷悲惨的遭遇中,暗示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经过了一番艰难坎坷的磨难,增长 了丑小鸭的才干,锻炼了它的意志和魄力,也促成了它从鸭向天鹅的转化和升华,带有一定的哲理性,正 如孟子中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这篇童话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 人物”的关注,对与不幸命运苦苦抗争的灵魂的关照和讴歌,也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当丑小鸭终于 变成了白天鹅时,它感叹道:“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于是作者最后用这样一句话来点题“只要你是一一只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寓 意深刻,令人回味悠长!一颗孤独的、顽强不屈的、默默奋斗的心灵总算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啊! 试题15举例谈谈如何鉴赏历史故事答:历史故事具有内容的史实性和借鉴意义等特征。我们鉴赏历史故事,一是要依据史实,对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理性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二是要以史为鉴,在发掘了故事的历史意义的基础上 努力发掘其现实意义,即探究故事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比如我们读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有“廉蔺交欢”的故事,写的是蔺相如在“完璧归 赵” “海池之会”两件事情中为赵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以后,频频升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深感不满, 扬言要当众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处处避让,甚至有时连上朝都托病推辞,使得他的门客大感不解。蔺相如耐心解释,说自已并不是怕他,主要是考虑到秦国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是因为赵国有他和廉 颇两个人。如果他们将相不和,就会给秦国以机会。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 得悉以后,深为蔺相如为了国家而忍辱负重的精神所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后廉蔺交欢,将相和睦。读 这个历史故事,我们首先要根据廉蔺二人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做出客观的评判。蔺相如在受到人身攻击时能 以大局为重,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非凡风度和宽广胸怀;廉颇起初为名利所感,显出他嫉妒的小心眼,但 他后来知错能改,负荆请罪,也确实难能可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联系实际对着两位言行举止做更深 的思考,我们在国家和个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需要蔺相如那种“先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的精神呢?当我们发现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廉颇那种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的精神呢? 毫无疑问,这两位历史人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样鉴赏历史故事才会有意义,不然“以史为鉴”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当然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鉴 赏故事曲折生动的情节,感受故事的艺术魅力和作者超凡的艺术表现才能。形考任务二专题研讨(100分)(-)讨论题目1. 谈谈你对学习本门课程的认识2. 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3. 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4. 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 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二)要求1. 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2. 不许照抄教材。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一个外在的体现。著名特级教师陆志平明确指出:“学校的语文教育要突出重点, 就是要重读写。”对中学语文颇感兴趣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说:“强调要以读、写为重点是 有道理的,这或许可能对改变日前语文教育要求不切实际、过分繁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提供了 一个新的思路。”可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确定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合理, 而旦意义非同寻常。教师和学生大概都知道阅读的写作,认为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仍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我想,我们 应该真正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与写作,这对语文教学应该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阅读,只 承认主体对文本的被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