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一、课题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诱敌上山,英勇奋战后跳崖的故事。三、学情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品读写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4、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五、教法学法:讲授法 1、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阅读文本,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六、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七、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八、教学课时:两课时九、教具:PPT课件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PPT展示狼牙山风景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一读)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4、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初读课文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2、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3、 3、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填写课后第二题。4、 二、检查反馈5、 (一)字词部分1、 出示生字,学生学习,同桌互查2、 2.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抽学生读,同学纠错。3、 (出示)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4、 3、这一组谁来读?男生读、女生读5、 (出示)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6、 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哦,很自豪、很骄傲、很有力量)7、 4、这组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是的,是描写五壮士的)8、 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平时多收集,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来,体会着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9、 5、在抄写这些词语的时候,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10、 你提醒大家,“昂”字不要多了一撇11、 你认为写“豪”字的时候,可以把上半部分写扁一点,这个字就美观多了,咱们也来试试。12、 (二)理清文章脉络13、 1、生字词语学习得不错。你对课文内容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习目标单的第3题,然后我们再一起交流。14、 2、好,你们小组先来。15、 你们认为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16、 大家同意吗?17、 文章就是按照这样一个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五部分向我们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三、自由读一部分,思考:五位壮士接受了什么任务?四、合作学习“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部分,细读感悟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对五壮士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走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示用心品读课文,一会我们来交流。(出示自学提示)哪位同学来读一下,从中我们提炼出“划、圈、品、读”四字学习法,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书,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很多。2、全班交流,引导体验大家学习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五壮士的哪些言行让你震撼?哪个小组先来?五壮士包括哪些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画出关键词理解。(班长: “沉着”:镇定、不慌张 神态描写; 葛振林:“满腔怒火”心情描写; 宋学义:“扔手榴弹抡一个圈”动作描写; 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表情描写;“瞄准射击”动作描写。)从这些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战士们英勇善战,对敌人无比的恨。)师相机指导:学了这一段,我们作文时,描写人物要注意把语言、心情、动作、神态描写具体,还应注意学习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带着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带头向棋盘陀走去。默读思考:摆在战士们面前的是两条什么路?他们是如何选择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热血沸腾”内心状态;“紧跟”动作。)这里,战士们没有多余的语言,只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他们做出了与班长同样的选择,表现出战士们崇高的牺牲精神。五、小结本节课收获,布置作业1、 继续预习课文。2、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3、体会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并分类掌握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2、理清课文顺序,能分清详略二、合作学习,细读感悟1、自主学习“顶峰歼敌”部分,了解壮士情怀。上节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对五壮士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最有效的方法还跟上节课一样,深入到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走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示用心品读课文,一会我们来交流。(出示自学提示)默读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用“划、圈、品、读”四字学习法,在课本上批注勾画。2、全班交流,引导体验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五壮士的哪些言行让你震撼?A品“举”、课件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1、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谈,教师引导你能联系上文中马宝玉受伤的细节,从一个“举”字感受到他的勇敢、坚强,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B品“砸”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石头非常密集、迅猛,体现了壮士们杀敌的决心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请你接着交流。你从“砸”字中体会到战士们的力量大,其他人有没有补充?你觉得作者把石头比作雹子,不仅说明力量大,还说明速度也非常快。你觉得这个比喻还表现出了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和对敌人的仇恨。说得太好了。此刻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感情,顿时,(生接读)石头像雹子一样像这样体会着人物的感情去读,就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好,读出了壮士的英雄气概。这位同学重点处理了马宝玉的几个动作,读得非常生动。大家也来试试。你看,处理好重点词语,就把人物读活了。3、 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句是什么描写?从标点符号你体会到了什么?砸前如何读?试一试。4、 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两个带着语气一样吗?五位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中国人民的仇恨又是什么?出示一组资料(PPT出示),我们不会忘记,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军攻陷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我三十万同胞冤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他们至今死不瞑目!读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6、带着仇恨和决心读。好,读出了壮士的英雄气概。你看,处理好重点词语,就把人物读活了。小结:壮士们这一举,这一砸,尽显英雄本色。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他们宁死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这才是英雄本色,这才是壮士情怀,两个带着,不仅把句子写具体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五位壮士的决心!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就是这种勇敢顽强,就是这种宁死不屈,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四、品读“跳下悬崖”部分此时,前是万丈深渊,后是咆哮之敌,是玉碎还是瓦全?他们毅然做出了选择。出示课件:最后一部分。哪个小组来交流对这一部分的收获。A品读“胜利的喜悦”五壮士明知道要牺牲,为什么还要露出喜悦?读了这一段,还有哪个动作感动着你?请接着交流。说得非常好,同样是一望,意义不同,感情也不同。眺望远方,他们看到了成功转移的部队和群众,这是满怀深情的一望;回头望望,他们看到了正在向山顶爬的敌人,这是无比轻蔑的一望。想像一下:他们还望到了什么?是的,想到群众和部队已经成功转移,面对死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就是(视死如归)带着你的感受,让我们把这幅画面读进心里。B品读“砸1、从这个砸字,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对日寇的满腔怒火。C品读“跳”同学们,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此时此刻,假若能再给他们一点点的时间,你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小结:说得真好!在祖国和生命之间,他们毅然选择了前者,这种精神、这种气概,正是来自于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呀。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对烈士深深的敬仰,再读这一段。(生齐读此段)引读:此时,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小结:这豪迈的声音告诉我们,这是怎样的五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