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密绎启用前202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摇 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 A2. B3. D4. C5. D6. A7. B8. A9. C10. B11. C12. D13. A14. C15. D16. A17. B18. C19. D20. C21. D22. A23. C24. A25. D26. B27. D28. D29. A30. 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1. (1)把课程作为学科。 (2 分)(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2 分)(3)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2 分)32.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2 分)(2)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2 分)(3)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 分)33. (1)教学方法体现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2 分)(2)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 (2 分)(3)教学方法受教学组织的影响。 (2 分)34. (1)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 分)(2)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2 分)(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2 分)35.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2 分)(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2 分)(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2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36.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冶,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 (3 分)(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教学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认知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 (3 分)(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3 分)(4)根据联系实际情况,酌情给 0-3 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1 页(共 2 页)37. (1)“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以及信息的联系。 它运用于教学领域将会引起深刻的变革。 (2 分)(2)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冶,教学有望实现全球化、网络化的交往。 (2 分)(3)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及相应的讲授教学法已不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求,需要新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2 分)(4)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全球范围共享。 (2 分)(5)“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冶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2 分)(6)需要指出的是,过分运用“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和不利因素。(2 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 16 分。38. (1)隐性课程。 (2 分)(2)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1 分)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1 分)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 分)第四,隐性课程的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2 分)(3)第一,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 (2 分)第二,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 (2 分)第三,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与设计。 (2 分)第四,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对课程话语的理解。 (2 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2 页(共 2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