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牛石中学2021年高二政治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参考答案:C2. 图1、2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A B C D参考答案:D3. 1987年成都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里人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也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火”了起来,在四川与全国遍地开花。当前“农家乐”陷入同质化发展的困境,经营者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旅游要素上下工夫,要围绕“农”,体现“农味”;打造“家”,给市民以“家”的温馨;突出“乐”,满足市民更高层上的精神需求。从哲学上看,促进四川“农家乐”的发展既要尊重和创造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解放思想,富有创新精神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产品与服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参考答案:A4. 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全新大型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网正式上线。建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依据是 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传播爱国主义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B C D参考答案:C5. 2014年,“单肾贵族”、“现在问题来了”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参考答案:D“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说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所以D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B观点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文化的形式和性质,所以A、C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D。6. 下列说法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 “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B “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C “苍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参考答案:A本题考察的是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的问题展开的。所以本题就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选项A中“形谢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所以选项A正确;“削足适履”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指鹿为马”体现的是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苍海桑田”体现的是事物运动的绝对性,“断章取义”体现的是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量力而行”体现的是实事求是;“尽力而为”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7. 2014年3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是审议权和表决权 人大代表行使的是提案权和质询权全国人大行使的是监督权和决定权 全国人大行使的是立法权和决定权A B C D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材料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国务院的报告以及同意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既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也说明了全国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审议表决权。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和任免权以及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方面的问题,故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 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 ( )A.回避文化对人的影响B.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C.尊重他人的道德选择D.抵制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参考答案:B9.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事实胜于雄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A B C D参考答案:D10.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贫富差距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 ,保持社会稳定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参考答案:C11. 民族精神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又指向未来。这主要表明:( )A文化创新的重要性B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C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D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长期积淀的过程参考答案:D12. 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牵一发而动全身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参考答案:D13. 面对入世对我国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做大做强中国电影,可以通过经典的作品,向不熟悉我国民族文化的西方国家宣传和介绍中国文化。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看,这是削弱和取代别国电影影响力的需要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需要文化决定政治的特殊表现 当代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A B C D参考答案:D14.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参考答案:D15. 一位大师正在作画,作品正要完成之际,旁观者不小心碰倒墨汁瓶.当旁观者正要为自己的过错道歉时,却见大师顺着游走的墨迹轻勾漫抹,寥寥数笔,一幅雍容华贵的黑牡丹跃然纸上。旁观者惊呆了, 这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要运用创造性思维,促进事物的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事物的联系是根据人们的意志创造的由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事物的联系和矛盾 A、 B、 C、 D、参考答案:A16. 法国总统希拉克是第一个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外国人。当看到栩栩如生、场面壮观的兵马俑时,希拉克感到十分震惊。他感慨地说:“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表明要真正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华文化的A民族性 B古老辉煌的历程 C多样性 D基本的价值追求参考答案:C17. 2013年4月2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雅安芦山地震灾区,在救灾现场,他说:“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其中“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的指示,说明了: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意识指导客观事物正确向前发展参考答案:D18. 沿海某工厂2011年生产某商品5万件,价值总量90万元,如果2011年从事此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此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A. 15元和108万元 B. 14.54元和108万元 C. 15元和99万元 D. 14.54元和99万元参考答案:C19. 2011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专家的精确控制下,飞船进入预订轨道,并先后与先期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试验。10月17日,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返回。材料表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 B C D参考答案:C20.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玉楼春春景中的名句。清代著名诗词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同时代的著名文论家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两种不同的评论表明 A都不符合审美法则 B认识不一定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主观与客观是不可能统一的参考答案:C21. 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之妙处 D学习书法切忌模仿参考答案:A22. 2013年6月16日,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这108部微电影将甄选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用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构建唐诗精华和精神,用微电影来演绎唐代诗词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参考答案:C23. 在火车未开动之前,常因邻近车厢的移动,觉得自己车厢已经开动。关于这种运动错觉说法正确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