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 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划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划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2 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B位于板块俯冲碰撞地带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D大型工程建设3 题中正蚯蚓的分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蚯蚓能穿越海洋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C大陆漂移D蚯蚓分布范围窄【答案】1A2B3C【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1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欧洲,两地之间的大洋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甲地是北美洲,北美洲与甲地同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跟板块张裂、大型工程建设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结合题干来看,正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对于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很早以前,甲和乙是紧密相连的,后来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C正确。跟蚯蚓能穿越海洋、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蚯蚓分布范围窄等因素无关,ABD错误,故答案为:C。 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于2022年4月28日全面启动,5月4日,一座自动气象观测站(如下图所示),在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架设成功,可精准实测珠峰北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太阳辐射等数据。本次科考是我国目前为止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珠峰科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科考队员安装上述气象观测站的最大难度是时间不能待得太长,这是因为()A太阳辐射强B高寒缺氧C冰面湿滑D空气干燥5 在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建立气象站的主要地理意义是()监测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研究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监测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冰川和积雪随气候的变化ABCD6 本次科考学科覆盖面广的主要目的是()A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B培养更多学科的科考人员C展示我国科学考察技术先进D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雄厚【答案】4B5C6A【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4由于珠峰海拔在8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容易引发缺氧,所以科考队员安装上述气象观测站时间不能待得太长,B正确。跟太阳辐射强、冰面湿滑、 空气干燥关系不大,ACD错误。故答案为:B。5在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建立气象站的主要地理意义主要是:研究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监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对监测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和监测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冰川和积雪随气候的变化意义不大。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6本次科考学科覆盖面广的主要目的是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性考察,不是为了培养更多学科的科考人员、不是为了展示我国科学考察技术先进、不是为了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雄厚。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左图为“绿色”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沙色”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A12月至次年2月B35月C68月D911月8 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绿的主要原因是()A阳光的折射现象B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C流域内降水减少D河水含沙量急剧减少9 如今黄河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清绿色,表明黄河流域()A水污染在不断加剧B生态环境得以改善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答案】7C8D9B【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点评】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7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讯期在夏季,所以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6月8月。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近年来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得益于含沙量的减少。其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D正确。跟阳光的折射现象、 河水中绿藻生长繁盛、 流域内降水减少无关,ABC错误。故答案为:D。9黄河水呈现出青绿色,得益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措施的实施;水污染不断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水患得到基本治理都不是黄河水呈现出清绿色的原因所在。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长寿指数是9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千分比,它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长寿水平。影响人口长寿的因素除了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外,还与饮食、教育、卫生、医疗、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下表为202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我国人口长寿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长寿指数排名12345678910省区(市)海南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河南四川江苏山东浙江10 我国人口长寿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1 与上海相比,影响北京人口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教育B医疗C地形D气候12 调查发现长寿人口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食物丰富生态环境好污染少饮食清淡ABCD【答案】10A11D12C【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10读表可得,人口长寿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表中的海南、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都位于南方地区,江苏省和河南省跨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1与上海相比,影响北京人口长寿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正确。北京的教育、医疗条件比上海好,AB错误。北京和上海都是平原地形,C错误。故答案为:D。12调查发现长寿人口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好、污染少等,正确。跟食物丰富关系不大,饮食清淡属于各人的习惯,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二、解答题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关中地区位子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众多。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号称八百里秦川。它包括西安、宝鸡、成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_区,人口占陕西省的65%。材料二: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引汉济渭”工程在穿越秦岭段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隧洞埋藏深度都在500米以上,全长81千米。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材料三: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1)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分别说出关中和陕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2)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3)简述“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4)说明“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理由。【答案】(1)关中地区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亚热带(2)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3)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4)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关中位于秦岭以北地区,该地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2)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该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3)“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是: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4)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其理由是: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隧道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点评】(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2)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