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本课一开始,我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在“根里的抽水机”一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教学开始中,我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还是比较流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时,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教材的驱动页教学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再通过白花染色实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流程是提问猜测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并做出解释。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总领全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借助主题人物提出的问题驱动学生分析成因,收集证据,根据事实做出推理判断,从而学会猜想与假设这一科学研究步骤,同时提高对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借助一些现象及实物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然后收集证据、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合理解释现象。学生还从中学会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在比较各类证据及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正确解释为什么高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知道海洋与陆地的变化。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按照收集资料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设计的教学流程。地震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地震危害以及逃生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本单元变化的地表的认识还学会自救的方法。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灾害不畏惧的精神。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制定相应的求生方案。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运用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结论的教学流程。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火山形成过程的探究以及对火山带来的利弊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及地壳的变动对地表的影响。了解火山现象及其利弊,体会自然现象的两面性,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通过对火山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分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教学反思本课描述的是让地表瞬间发生改变的自然力量,后半部分则是认识其他自然力量对地壳的缓慢作用。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精雕细琢。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本教学中,通过对野外奇特岩石的观察,了解风化对岩石的影响,并在生活中收集岩石风化的证据;通过探究水流对土墩的影响,了解水流的搬运作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碎裂的岩石被流水搬运到不同河段的变化,模拟石笋的形成,逐步认识地表物质的迁移。上课时,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好。六、小结一、 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 六、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说明:1、每节课都要有教学反思,包括习作也要写反思。练习课和复习课自愿写反思。反思的字数不少于150字,多多益善。教学随感或反思是指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中有研究价值记录意义的生成事件,可以是自己的得意之处,也可以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 2、资源可以共享,但要结合本班实际有所改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案或反思完全雷同,或者都是下载的一点变动也没有,考核等级为C。 3、作业设计一、二年级不写,3-6年级要写。作业设计不能出现“练习册、书后第几题”的简写方式,至少要写清题目要求,最好要有具体内容4、每节课都要有“课时教学计划”的标题。5、提示:全册教材分析在参考书的前面就有,请您认真阅读。 请您阅读并参考何为电子备课?也许把教案以电子文本的方式输入是最简单的一种电子备课,它是给教师自己上课备用的;而制作教学课件、建设专题性学习网站等则是更复杂的一种电子备课,这是给学生上课时或课后学习用的。显然,电子备课离不开电脑,它是人脑和电脑并用的产品,是智力和智慧共享的结晶。一方面,通过深钻教材,明确教学思路,注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一方面,通过网上查找有利于教学的优质材料的补充或借鉴他人优秀的案例资源,使所备的课优中更优,使所上的课强中更强,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一味地全盘照搬别人的教案,不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所照搬的教案哪怕是特级教师或优质课一等奖,对于他人可能是艺术精品,而对于你也许是空中楼阁,拿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人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你是拿不来的!可见,是手写备课还是电子备课都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实质,在于把握其备课的精髓:是自己对教材钻研后的心得,还是坐享其成抄袭别人的贪得?如果是自己的,不管是手写还是电子都是认可的;如果不是自己的,即使手写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常说,技术是中性的。优秀教师则可以用电子备课优化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教师可以用来糊弄领导和学生。一般而言,优秀的教师不会去抄袭劣质的教学设计;但若一般年轻教师借鉴了更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并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未尝不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