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推荐…………………………………………………
目 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I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1
II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3
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3
二、行业规模分析 3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3
四、行业效率分析 4
五、盈利能力分析 4
六、营运能力分析 4
七、偿债能力分析 4
八、发展能力分析 5
九、成本结构分析 5
十、贷款建议 7
III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8
一、风险揭示 8
二、政策分析 9
三、负面信息 10
IV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12
一、行业运行情况 12
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 13
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 14
V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 15
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 15
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15
VI资本市场及同业动态 18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1
I行业分析 21
一、行业运行分析 21
二、行业政策分析 31
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3534
四、上下游行业影响 35
五、国际市场情况 40
六、行业发展趋势 4342
II企业分析 49
一、企业整体情况分析 49
二、企业(按规模)区域分布 51
III市场产品分析 63
一、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63
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 63
IV区域热点分析 64
一、各路热钱流向中医药 64
二、国内首批中药材基地通过GAP检查 65
三、贵州大力资助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66
四、江苏中研院成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 67
五、上海首批绿色中药诞生 67
2
……………………………………………………………精品资料推荐…………………………………………………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1~11月份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统计局。
I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指标
数量
同比增减
供给
生产能力
2002年
594578.90吨
24.20
2003年
601963.40吨
18.48
新增生产能力
7384.5吨
-
进口量
—
—
出口量
10699
0.8
趋势预测
本期市场供求特点分析
2003年我国中药工业效益继续平稳温和增长。截至11月末,中药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7%;实现利润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2%。近年来中药工业效益增长始终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增势“不温不火”。但其销售利润率为10.6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显示出中药行业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含金量”。
下期市场供求趋势分析
市场运营绩效会有一定改善。在经历了严峻的市场考验后,中药企业在市场开发和营销运作方面更加成熟。广大中药企业将会根据新的市场形势,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努力降低销售成本。政府和协会将加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信息指导,使企业在有所净化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简要结论
行业生产能力没有过剩,建议进入。
企业指标参考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2002年末全国18万家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而的,仅供参考。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1/4、2/4、3/4位置企业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上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下所有企业水平。
净资产
利润
自然排序法
较好值
24337.00
1805.00
中间值
7597.00
301.00
较差值
1840.00
0.00
算术平均法
较好值
159754.01
29498.98
中间值
35084.39
4409.05
较差值
5819.23
-91.39
II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平均利润率
与全行业比较
与top10比较
与全部工业行业比较
行业
5.43
1.00
0.62
1.23
top10
8.75
1.61
1.00
1.99
全部工业行业
4.40
0.81
0.50
1.00
二、行业规模分析
(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规模指标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总资产
12925486.30
1648013687.60
0.78
利润
701294.20
72516479.80
0.97
销售收入
6609581.10
1245785800.80
0.53
从业人数
348365.00
56524091.00
0.62
(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规模指标
总资产
利润
销售收入
从业人数
全行业
12925486.3
701294.20
6609581
348365
Top 10
1936458
169382.10
1460843
34544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Top 10(%)
销售集中度
22.10
资产集中度
14.98
利润集中度
24.15
四、行业效率分析
单位:元
本行业
a
全部工业行业
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每万元资产利润
542.57
440.02
123.30
每万元固定资产利润
2481.71
1126.77
220.25
人均利润
20131.02
12829.30
156.91
五、盈利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净资产收益率(%)
7.33
7.24
101.24
总资产报酬率(%)
6.35
5.55
114.34
销售利润率(%)
0.43
7.05
6.09
成本费用利润率(%)
11.81
6.28
188.00
六、营运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总资产周转率(次)
0.51
0.76
67.65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0.98
1.74
56.50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3.58
6.57
54.40
七、偿债能力分析
本行业
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资产负债率(%)
50.38
59.25
85.02
已获利息倍数
6.87
4.81
142.69
八、发展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资本积累率
13.82
13.49
102.39
销售增长率
15.97
27.69
57.68
总资产增长率
17.13
14.60
117.36
九、成本结构分析
(一)2003年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图1
(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图2
(三)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销售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
2003年1~11月
3724835.10
1382358.00
712569.70
119486.20
5939249.00
去年同期
3172040.32
1225411.17
598290.32
103066.47
5098808.28
同比增长(%)
17.43
12.81
19.10
15.93
16.48
(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保证的。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变动分析,可以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标方案。
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
2003年1~11月
去年同期
同比增减(%)
成本费用
5939249.00
5098808.28
16.48
其中:销售成本
3724835.10
3172040.32
17.43
销售费用
1382358.00
1225411.17
12.81
管理费用
712569.70
598290.32
19.10
财务费用
119486.20
103066.47
15.93
销售收入
6609581.10
5699448.15
15.97
利润
701294.20
604984.90
15.92
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
本行业
A
全部工业企业
B
与全部工业企业比较a/b(%)
成本费用/利润
8.47
15.92
53.19
成本费用/销售收入
0.90
0.93
96.95
利润/销售收入
0.11
0.06
182.28
十、贷款建议
行业资金流向
流入
利润水平可接受度
较高
建议开发热点
区域
四川、广东、湖北、山东、湖南、浙江。
产品
急症剂型和新剂型的开发应用,新型药用辅料的生产和应用、绿色中药的开发。
企业
天士力药业、吉林西洋参集团、宛西制药、上海华宇药业、三九集团、云南特安呐药业、北京同仁堂、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主要风险
政策风险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已在全国实施。《标准》力图与国际标准接轨,对中药重金属、钾盐、黄曲霉素、农药残留量和微生物限量作了强制性要求。
市场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主要满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在医药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中药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己是大势所趋。但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对此还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出口秩序混乱,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形象。
经营风险
我国中药企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工业水平还很低,表现在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技术风险
中药饮片生产厂家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技术工艺落后,致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流失,饮片质量难以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不完善,产品的质量还不够稳定,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超标现象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III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一、风险揭示
从SARS爆发期间各种抗病毒药疯狂上涨,到人们争相注射流感疫苗而造成的流感疫苗短缺,我国药品应急储备受到考验。特别是SARS期间抗“非典”中药突然走俏,由于我国只有西药和中成药的储备,中药材的储备不足,使我国特有的中药材应急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和各种疫病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每年都难以避免。中药材的及时供应,在救灾防疫、抢救人民生命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材储备受重视在2003年年初的几个月间,SARS疫情遍及二十几个省市以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社会公布推荐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后,沉睡数年的中药材市场异常活跃,特别是72种与防治非典有关的中药材顿时火爆起来,货源急剧减少,供应日趋紧张,有的中药品种甚至断档,价格飞速上涨。在买涨不买落的心理作用下,众多中药经营者大量购进贮存,少量供应销售,使本来紧张的药材市场火上加油,更显气氛紧张。加之不法药商囤积居奇,哄抬药价,一些本来十分便宜的中药材,如防风、贯众、银花等几十个品种价格竟然上涨了十几倍之多。在那段时间里湖南廉桥、安徽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