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推荐…………………………………………………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协同创新中心申报书 牵头单位: 汽车工程系 合作单位:福建省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 中心负责人: 创新方向: 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 二○一六年七月六日 信息表 中心名称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类型 □科学前沿 □文化传承 □行业产业 ■区域发展 牵头 单位 情况 单位名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牵头人 姓名 张文祥 年龄 52 职务/职称 高工/系总支副书记 联系电话 2660142 电子邮箱 879992057@ 主要 参与 单位 1. 福建省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 福州大学车辆振动与电子控制研究所 3. 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 福建漳发汽车有限公司 5. 漳州市芗城华北汽车修理厂 培育 组建 情况 包括:协同创新体构建与分工、开展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与措施、资源汇集与获得的支持情况以及企业的重大需求与实质性投入(限500字内) (创新体构建) 合作各方本着“真诚合作,讲究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应用技术研究、教育教学、人员培训等校企开展全面合作。合作方互为技术产学研合作基地,并进行正式授牌。合作基地是学校按创新创业模式培养人才的特色教学场所,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相关应用人才的输送、培养与培训。学校帮助企业在生产、技术改造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双方联合开发,学校向企业优先推荐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合作基地的学生或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企业承担甲方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合作基地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并选派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实习(实训)期间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双方共同开放有关实验实训室、研究室(所),共享实验实训设备、科研仪器设备和设计仿真软件,尽力为生产和教学提供便利,力争取得“双赢”。 经市经信委、教育局牵头或经校企直接接触,双方合作意愿强烈。企业在未来几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如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急需各方人才,如汽车设计、电池动力控制系统设计及编程、焊接、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等。 起止时间 2016.9-2018.9 下阶段 主要 任务 包括:新的机制体制改革重点、可新增资源与支持情况、人才引进与聘任以及主要研究计划等(限500字内) 从2016年至2018年,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是:重点建设整车设计试制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两大实验实训基地,加大实验实训室软件和硬件建设的力度,加速建设并通过验收;加强各实验实训室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流程建设,形成岗位职责明确、管理制度严密、操作流程清晰的实验实训室管理体制;贯彻以学生、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成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满足我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大力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公共服务平台,即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实验实训设备资产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实验实训室使用与管理的信息化;开发各类实训实习项目,为兄弟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实训车间等服务项目,在对外培训和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训室各项业务,引领地区性汽车产业以及后市场技术服务前沿。经过2年努力奋斗,将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开放式综合实训中心。 拟申请省级 政策与专项 经费支持计划 拟申请政策及专项经费支持计划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总建设资金概算为500万元,项目拟申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等支持资金200万元,学校自筹200万元用于实训场所建设和生产性设备采购。 目 录 一、中心(基地)基本信息 (一)协同创新中心(基地)名称、依托校内单位名称、人员明细表 1. 协同创新中心(基地)名称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 依托校内单位 (1)汽车工程系 (2)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 (3)计算机工程系 (4)电子工程系 3. 校内人员明细 姓名 年龄 学历/学位 职称 从事工作及研究方向 张文祥 52 本科/学士 高工 汽车工程 李文贵 54 本科/学士 教授级高工 发动机工程 何小海 47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汽车营销 唐耀红 50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机械工程 吴海勇 研究生/博士 机电工程 林海张 43 研究生/硕士 讲师/技师 汽车工程 杨坤全 33 研究生/硕士 讲师 汽车电控工程 吴镇平 42 研究生/硕士 讲师 汽车电气工程 沈奕佳 54 副教授 网络技术 郭永禄 通用电子控制 黄展华 29 研究生/硕士 助教 汽车电气工程 赖晓琪 28 研究生/硕士 助教 汽车工程 黄艳艺 30 研究生/硕士 助教 汽车工程 蔡伟明 30 研究生/硕士 助教 汽车工程 (郑真) 林浩菁 研究生/在读博士 (二)协同校外单位名称、联系人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职务 企业主营范围 福建省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罗南昌 总经理 新能源汽车整车、部件制造 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黄键 副董事长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制造 福州大学车辆振动与电子控制研究所 严世榕 副所长、副主任 车辆工程、动力学、机电一体化研究 福建漳发汽车有限公司 颜斌 董事长 汽车销售、维修 漳州市芗城华北汽车修理厂 邓闽龙 总经理 汽车综合修理 二、协同创新内容(研究方向、发展规划与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为贯彻落实《关于福建省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联合福建省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漳发汽车有限公司和漳州芗城华北汽修厂等协作单位,共建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建设与产业升级的需要,是一个具备教学型基础技能实训、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等教学实习实训、生产、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面向学校、生产企业、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性、综合性中心。 建设基本思路是: 1.科学合理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要根据《关于福建省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立足汽车工程系现有实训室建设状况、设备条件、师资队伍状况、生源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2.功能全面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福建省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中心以及国家“以奖代补”等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整车设计试制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具备教学型基础技能实训、岗位专业技能实训、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等教学实习实训、生产、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面向学校、生产企业、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性、综合性中心。 3.模式多元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与福建省冠龙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漳发汽车有限公司和漳州芗城华北汽修厂(漳州市芗城区邓闽龙汽车配件经营部、漳州市闽顺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漳州市汽车维修商会)三个协作单位合作建设的应用技术实训实验中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从注重数量向注重高素质、高技能转变。与企业联合共建的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对企业行业的需求把控更准确。 4.市场运作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先满足本系学生团队及合作企业协同创新任务的训练,坚持学员岗位能力训练和工作情景体验过渡到岗位技能的检验、提高及工作过程体验,具有教学和生产的双重功能;也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对公益性、公共性和社会急需的实训项目免费提供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予以补偿;对学校和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的实习实训,合理收取费用;有偿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实训车间等服务项目。 5.规范管理 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坚持规范管理,要成立项目建设协调机构,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统筹技术实训中心的运营管理。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从2016年至2018年,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是:重点建设整车设计试制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两大实验实训基地,加大实验实训室软件和硬件建设的力度,加速建设并通过验收;加强各实验实训室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流程建设,形成岗位职责明确、管理制度严密、操作流程清晰的实验实训室管理体制;贯彻以学生、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成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满足我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大力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公共服务平台,即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实验实训设备资产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实验实训室使用与管理的信息化;开发各类实训实习项目,为兄弟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实训车间等服务项目,在对外培训和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训室各项业务,引领地区性汽车产业以及后市场技术服务前沿。经过2年努力奋斗,将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开放式综合实训中心。 2.分年度目标 表6 分年度目标 序号 项目名称 设备建设资金(万元) 配套场地建设面积(平方米) 建设时间(年) 备注 1 整车试制实训区 200 200 2016-2017 2 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室 200 200 2017-2018 合计 400 400 3.预期效益 ①引领区域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在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和特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紧密围绕区域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探索“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引领区域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②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 建设区域汽车新能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职业教育、创新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人才培养方式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③制订人才培养制度和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建设汽车实训中心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
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