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章光现象第四章光现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第3 3节节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难点)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了解)新课引入为什么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为什么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你你”?那是真的那是真的“你你”吗?吗?新课讲授一、平面镜一、平面镜物物像像物物像像物物像像平静水面平静水面玻璃面玻璃面光面地板光面地板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新课讲授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新课讲授小实验替代替代蜡烛蜡烛 替代平替代平面镜面镜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新课讲授实验步骤: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两次试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新课讲授实验数据:序号物到镜的距离/cm像到镜的距离/cm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位置1位置2位置3新课讲授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新课讲授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sss新课讲授v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v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表示。实验中,蜡烛成像s 用虚线表示,代表虚像用虚线表示,代表虚像虚像: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新课讲授四、平面镜的应用四、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使空间更大平面镜使空间更大新课讲授 平面镜使景色更优美平面镜使景色更优美新课讲授 平面镜使治疗更方便平面镜使治疗更方便 平面镜使行车更安全平面镜使行车更安全新课讲授 平面镜使能源更便捷平面镜使能源更便捷 平面镜用于水下观测平面镜用于水下观测探索新知探索新知猴子捞月猴子捞月水里的水里的“月亮月亮”是真实的吗?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8m,井水深,井水深5m,则月,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2.2.一个身高为一个身高为1.7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 1米远的地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米,像离人的距离米,像离人的距离是是_米米,如果人远离镜面如果人远离镜面1 1米,像离人的距离米,像离人的距离是是_米。米。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1.在距离平面镜在距离平面镜8 cm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面像距镜面_cm_cm;8 81.71.72 24 4典型例题典型例题3 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A A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平面镜的应用“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读书意识。、主体意识。、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课啦!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