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Ka        B.水解平衡常数Kb C.化学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B、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 C、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解答:解:A、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故A不选; B、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水解平衡常数Kb增大,故B不选; C、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C选;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增大,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与水的离子积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室温下浓度为0.1 mol / L的三种一元碱溶液:AOH、BOH、COH,其中AOH中的c(OH—)=0.01 mol / L,BOH的电离度为1%,COH的c(H+)=1×10-13mol / L,则室温下三种碱所形成的氯化物:ACl、BCl、CCl的溶液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ACl>BCl>CCl                       B. CCl>ACl>BCl    C. CCl>BCl>ACl                       D. BCl>ACl>CCl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B.溶液中c(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比NaAlO2的pH值大 D. 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参考答案: A 略 4.  若使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C 5. 某同学胃酸过多,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药品治疗(   )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麻黄素    D、胃舒平 参考答案: D 略 6. X、Y两种元素在同一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对应的酸性弱于X对应的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1,4-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丁烯 C.  2-甲基丁烷          D.CH2Cl—CH2Cl  二氯乙烷 参考答案: C 8. 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蛋白质 ②氨基酸 ③油脂 ④淀粉 ⑤氯乙烯 ⑥纤维素 ⑦聚乙烯 A.只有①⑦          B.除②外都是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④⑥⑦ 参考答案: D 略 9. 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 2NO(g)N2(g)+O2(g) K1=1×1030 2H2(g)+O2(g)2H2O(g) K2=2×1081 2CO2(g)2CO(g)+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 2A2+B22A2B               B. A2+B22AB C. A2+B2A2B2                  D. A2+2B22AB2 参考答案: D 11. 已知反应FeO(s)+C(s)= CO(g)+ Fe(s)△H>0,(假设△H,△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S<0 B、常温下,可利用原电池,将该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反应在高温下可为自发过程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4+、A13+、Mg2+、CO32-、Cl一、SO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三份各100 mI。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经过滤、洗涤、干燥,下同),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Cl一                           B.一定存在A13+和NH4+    C.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13+  D.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03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使用FeCl3溶液和稀硫酸不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 参考答案: C 14. 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    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A 被腐蚀;B、D相连,B被保护。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 A、A>B>C>D                    B、A>C>B>D C、A>C>D>B                    D、B>D>C>A 参考答案: C 略 15. 根据CH2=CHCH2COOH的结构,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D.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7分) (1)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字母)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CO(g)+O2(g)=2CO2(1) △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做阳极的原因是         (4)利用右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      处,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          极(填X或铁)移动。 若X为锌,开光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 参考答案: (7分)⑴C(1分) ⑵ CO-2e-+4OH-=C O 32-+2H2O(2分)    (3)补充溶液中消耗的Cu2+,保持溶液中Cu2+浓度恒定。(1分) (4)N(1分);X(1分)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保护法)(1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H3PO4和H2SO4溶液的PH,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解析:(1)不正确. (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出的不为溶液中H+或OH-对应的PH;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会产生误差. (3)测得的H3PO4的PH较H2SO4小,因为在稀释过程中,H3PO4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该溶液中c(H+)较H2SO4溶液中c(H+)大. 18. 在定量实验中怎样减小误差? 参考答案: 在定量实验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使测定结果发生偏差.应从所选择的实验仪器是否精确,实验方法是否恰当,实验者本身对实验的观察、判断、数据记录与处理等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分析. 19. 有A、B、C、D、E五种元素,其核电荷数按A、B、C、D、E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C、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两者核电荷数之和为24,B、C、E核外的未成对电子数依次减少,E的核电荷数比D多一个。 (1)        推断A、B、C、D、E各是什么元素。 (2)        指出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 (3)        写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参考答案: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得2倍,因此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为C,C与D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两者核电荷数之和为24,C核电荷数小于D,则列方程组可得ZC=8,ZD=16,因此C元素为O,D元素为S,B的核电荷数处于A与C之间,因此B为N,E的核电荷数比D多一个,因此E元素为Cl。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A:第二周期,IVA,2s22p2;B:第二周期,VA,2s22p3;C:第二周期,VIA,2s22p4;D:第三周期,VIA,3s23p4;E:第三周期,VIIA,3s23p5。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