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参考答案:
B
2. 下图属于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的示意图是
参考答案:
A
3.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参考答案:
C
4. 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A.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 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据分析可知,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是人体的渴觉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同时还是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遗传病,婚检筛查治病基因携带者和产前基因诊断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其原因是
A.可降低患儿的出生率 B.改变致病基因的进化方向
C.降低正常基因的突变率 D.显著降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
参考答案:
A
6. 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的物质是( )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脱落酸
参考答案:
D
7.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参考答案:
C
8. 人体细胞中所含的核酸中,含有A G C T 的核苷酸种类有
A. 8种 B. 7种 C. 5 D. 4种
参考答案:
B
9. 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依次是 ( )
A.蛋白质、水 B.蛋白质、无机盐
C.核酸、水 D.脂质、水
参考答案:
A
10. 关于等位基因概念的内涵中,表述其作用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 B.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C.姐妹染色单体上,一般只有等位基因的一个 D.通常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 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参考答案:
D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培养用具和培养液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在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C错误;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2. 下列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水平检测的是( )
A.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后是否死亡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参考答案:
A
13.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参考答案:
B
14. 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何种方式感染艾滋病
A.叮咬过病毒携带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B.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参考答案:
D
15.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A.葡萄糖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纤维素和淀粉 D.乳糖和核酸
参考答案:
B
16.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演替过程中一定有老物种的灭亡和新物种的形成
D.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与人体mRNA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是( )
A. 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
B. DNA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
C. 所有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D. 某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参考答案:
A
mRNA是由DNA的一条链根据碱基互补原则转录而来的,A正确。DNA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只有一条和mRNA互补,B错误。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但不是所有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核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转录和翻译
过程
①
②
名称
转录
翻译
场所
主要是细胞核
细胞质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产物
RNA
蛋白质
18.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浓度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泌的激素相互促进,协同工作。
参考答案:
A
19.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体 D.抗原
参考答案:
D
20. 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下列对脂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在动物的脑、卵和大豆种子中含量很丰富,是所有细胞都必不可少的成分
B.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多,因而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在膳食中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量摄入
D.人体中有的激素和维生素也是脂质,脂质分子中O的相对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参考答案:
B
【考点】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解:A、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磷脂在动物的脑、卵和大豆种子中含量很丰富,A正确;
B、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胆固醇,会造成血管堵塞,C正确;
D、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脂质分子中O的相对含量远远少于糖类,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脂质的分类和功能,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1. 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b+d C.a<b+d D.a<c+d
参考答案:
B
22. 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的方法是( )
A.抗原---抗体杂交法 B.DNA分子杂交技术
C. mRNA杂交法 D.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参考答案:
D
23.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吸毒、输血等途径感染
D.与艾滋病患者的任何接触都可能染病
参考答案:
D
24.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泌细胞 分泌物 靶细胞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C.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细胞
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C
25.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
A. 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 酵母菌
参考答案:
B
26. 如图表示某农田的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d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
B.田鼠的数量为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灭鼠效果最好
C.d点时种内斗争是制约田鼠种群密度的内在因素
D.当田鼠的种群数量达到300只,即c点时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参考答案:
C
【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据图分析,代表的是“S”型增长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b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K值),这时种群增长率为0.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
【解答】解:A、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d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不为0,A错误;
B、田鼠的数量为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老鼠会迅速增长起来,应将鼠的种群数量降至b点以下,B错误;
C、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K值),而环境资源有限,种内斗争是制约田鼠种群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