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荆襄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人在第28天时抗体浓度高,说明这时比第7天时病情严重
B.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于遗传物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D.浆细胞都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
参考答案:
B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该患者在0~28天之内,抗体的数量有两次峰值,说明该患者发生了两次免疫反应,第一次免疫反应是抗原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14天后,该患者又感染了相同的抗原,抗原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迅速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新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进行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
【解答】解:A、据图分析,患者在第28天时抗体浓度高于第7天,这是由于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并非是病情严重,A错误;
B、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B正确;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但遗传物质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抗体的分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
D、浆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明确曲线中第一个波峰表示初次免疫应答,第二个波峰表示二次免疫应答,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 右图为两种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J”形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S”形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是J形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参考答案:
B
3. 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 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 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 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参考答案:
C
甲方法不需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4. 右图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吞
参考答案:
B
5.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 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参考答案:
C
6. 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参考答案:
B
7. 遗传信息遗传密码遗传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指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转移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遗传信息、密码子、基因三个相近概念的考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mRNA上能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相邻的碱基.
解: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是信使R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①错误;
②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正确;
③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是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③错误;
④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正确;
⑤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是反密码子,⑤错误;
⑥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⑥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遗传信息、基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概念,对于几个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时要与DNA、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转录、翻译过程联系起来系统分析、归纳,采用比较的方法,深刻领会相关概念.
8.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子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
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卵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
参考答案:
D
9. 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时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参考答案:
10.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参考答案:
A
11. 小明同学对遗传学有浓厚的兴趣,他进行了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1: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F1都是高茎植株。
实验2:F1与某豌豆植株杂交, F2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数量基本相等。
由上可知,实验2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正交 B.反交 C.自交 D.测交
参考答案:
D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最核心的且关系到其它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群落多样性
参考答案:
C
13.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 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参考答案:
D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只有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
14.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15.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参考答案:
D
略
16. 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光照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有关实验与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操作步骤是:取材→切片→制片→观察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需要利用甲基绿染色剂将线粒体染成绿色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D.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参考答案:
B
18. 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A. 随机交配 B. 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 D. 染色体变异
参考答案:
A
随机交配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A正确;基因突变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错误;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错误。
考点:种群的基因频率
【名师点睛】若一个种群数量足够大,在下列假设成立的情况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频率将世代相传,保持不变,即群体遗传结构处于平衡结构状态中。他们的假设成立的条件是:(1)有性生殖繁衍,(2)世代相互不重叠,(3)群体规模很大,(4)完全随机交配,(5)没有发生突变,(6)没有出现迁徙,(7)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19.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解释一切生物的遗传现象 B.体现在杂合子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
C.研究的是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D.两个定律间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参考答案:
B
20. 如图是温带某群落初生演替过程中代表两种数值变化的两条曲线,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量。Ⅰ、Ⅱ这两条曲线所代表的依次是
A.土壤腐殖质的总量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
B.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
C.植被的生物量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D.食肉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食肉动物的总生物量
参考答案:
B
21. 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1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2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③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2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生物导弹”即是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参考答案:
B
23.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是
A. 无机盐 B. 水 C.蛋白质 D.核酸
参考答案:
C
24. 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参考答案:
B
【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