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描述
国道XX市巴河至蕲州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国道217线那拉提至如力段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项目地理位置、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本改建公路纵贯新疆西部的西天山腹地,北始于天山支脉的依连哈比尔尕山脉南麓、伊犁河谷地东部的那拉提零公里处(k775+339.74),南迄于南天山南麓的XX县区境内库如力(k990+520.55)。路线由北向南纵跨天山中的那拉提、拉尔敦达坂、巴音布鲁克、铁力买提达坂、东风煤矿、库如力,全长215.2km。 2.1.2现有公路现状 现有公路1973年开始建设,1983年9月竣工。三级公路,路基宽8.5m(特殊困难地段7.5m),多为砂砾路面。沿线病害不断,泥石流、崩塌、碎落等病害逐年加剧,2003年10月k924+600处山体塌方,交通至今中断。 (1)k775+339.74~k810+625.08段为路线翻越拉尔墩达坂段,多为半填半挖路基形式,上下边坡植被密集,树木和灌木生长较好。冬季风积雪和雪崩严重,每年6~10月只有4.5个月的通车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公路边坡裸露较严重。 (2)k810+625.08~k906+538.58段路线主要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地势平坦,现有道路平、纵指标不高。现有路基为沿线取土方式填筑,养护时也在路侧取土,造成现有公路两侧常见连续取土坑,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 (3)k906+538.58~k990+520.55段沿线地形属山岭重丘区,地形变化大,河谷狭窄,沟谷纵横。其中k933+272.97~k935+168.37段为铁力买提隧道。挖方路段岩石风化裸露,碎落严重,边坡草皮脱落,水土流失强烈。 2.1.3主要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交通量预测 公路等级。总体二级、特殊困难路段采用三级公路平纵指标。 路基宽度。山岭重丘区8.50m,平原微丘区10.00m。 路面类型及等级。次高级路面,拌和法沥青表处。 桥涵荷载标准。公路-Ⅱ级(建议大中桥采用公路Ⅰ级)。 桥涵宽度。桥梁、涵洞均与路基同宽。 其余标准均按交通部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本改建公路建设里程为215.2km,其中山岭重丘路段126.20km,平原微丘路段89.00km;排水工程42269.25m;防护工程97921.04m;盐渍土路基处理7.2km;大桥4座,中桥18座,小桥28座,涵洞665道,平面交叉15处。 主要技术指标(略);具体建设规模见表(略)。 各特征年的交通量(折算标准小客车),2009年为812辆/日,2015年为1344辆/日,2023年为2054辆/日。 2.1.4路基路面工程(略)2.1.5边沟边坡形式(略) 2.1.6桥涵、隧道及平面交叉工程 本项目新建大桥4座,中桥18座,小桥28座,涵洞663道,见表2-1。 老路设有隧道1处,为k933+265~k935+160铁力买提隧道,长1895.25m,海拔3210.6m。所处地段偏僻、海拔高,洞内无通风照明设施。防水以排为主,排、堵、截相结合。拟利用,需重建路面,采用2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建公路比较方案拟在k9 24、k982建隧道2处;k775+339.74~k810+625.08段共 设平面交叉4处;k810+625.08~k906+538.58段共设平面交叉9处;k906+538.58~k990+520.52段共设平面交叉2处。 2.1.7其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有关规定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线,设置里程碑、百米桩和公路界碑。在临河、高填方、边坡较陡和急弯路段设置护栏;在急弯、坡陡等危险路段采用多设警告标志等方式保障行车安全。结合本项目特点,拟增加以下几种交通设施:在风景区增设与景点相协调的标志;在路线景色宜人处k821+400、k935+020、k957+900、k959+340设置了4处宽10m长50m的三角形观景台;设置12处紧急停车带,供车辆停靠休息;风积雪严重,冬季不通车路段设置导向标杆;在山岭区急弯处设置反光镜;在平原区长直线段和山岭区连续下坡段设置突起式减速标线。 2.1.8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 改建公路项目总估算金额为131199.2968万元,每公里造价为609.6621万元。 2006年拟完成拆迁、路基土石方部分工程、特殊路基处理工程、桥涵下部部分工程、隧道部分工程等;2007年拟完成路基所有工程、路面部分工程、桥涵部分工程、隧道部分工程等;2008年完成所有工程,实现通车。 2.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2.2.1工程前期环境影响分析 公路建设是带状开发行为,其对沿线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与公路建设项目阶段的实际进展是相关的,就工程开展的前期来看,主要包括征地与拆迁,公路用地情况见表2-2。 本改建工程永久占地总面积约5799亩,其中原公路用地占4404亩,占75.94%,新增永久占地1395亩,占24.04%。在新增永久占地中,牧草地为1225亩,占87.8%;林地为38亩,占2.7%;河滩地、荒地及其它用地132亩,占9.46%。拆迁及砍伐林木(略)。 2.2.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公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开设临时便道、料场、临时施工场地等,不可避免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此外,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对公路沿线已有居民产生影响;而施工过程中的钻探施工、废渣处理、机械废油处理等方面如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材料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沥青烟会对沿线居民生活和公共健康,对现有公用设施、水体和原g217线公路交通运输产生影响。 2.2.2.1料场、施工便道及临时用地环境影响 本改建公路项目共有砂、砾石料场12处,砂料场4处,砾类土料场11处,片、块石料场7处,漂卵石料场1处,碎石料场4处。 零公里~拉尔敦乌苏段(k775+300~k810+600),本段取土料场2处,分别位于k813+740左侧800m的河岸坎上;于k817+942左侧1000m处的台地上。取土料场均地形开阔,地形平坦,植被中密,属洪积地层。 拉尔敦乌苏~二乡山口段(k810+600~k899+600),设取土料场8处,分别在k813+740左侧800m的河岸坎上、k817+942左侧1000m的台地、k828+900右侧2500m出山口的河床、k835+400右侧3300m的河滩台地、k853+040右侧2500m处的河床上、k869+740右侧2000m的河漫滩、k976+320右侧2500m的河滩、k896+220右侧6500m河床边的土质山体。 二乡山口~库如力段(k899+600~k990+500),只在k896+220左侧6.5km河床边的土质山体、k965+810左侧20m的山前坡积物、k987+460左侧20m的坡积物、k991+420左侧1000m的台地设置4处取土料场。本段山区工程开挖为主,有许多废方需要处置。 便道设置方面,k775+339.74~k810+625.08段如修筑通车便道,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故本段拟封闭施工,不另设通车便道,施工期间车辆绕行s321线;k810+625.08~k906+538.58段将路基上层砾类土层推至路侧取土坑内设置7.0m宽通车便道,铺6.0m砂砾路面,施工完毕后,恢复植被,本段共设通车便道约84.146km。料场设置4.5m宽砂砾路面便道;k906+538.58~k990+520.55段在施工期间无法保证正常通车,拟封闭施工,不另设通车便道,料场设置4.5m宽砂砾路面便道。 临时用地主要指施工占地,包括取料场、施工场地、生活区、施工便道、桥面板预制厂等。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可以恢复再利用。本项目临时占地见表(略)。 2.2.2.2水土流失影响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公路路基的开挖及边坡的设置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当路线靠近山体或地表横坡较大时,雨后坡面水下流速度快,易对路基直接产生冲刷。 零公里至拉尔敦乌苏段(k775+300~k810+600)为XX县区地貌,沟谷纵横,地形起伏,主要为水蚀和冻融侵蚀,属轻度侵蚀,但施工的扰动可能大大加大原有的土壤侵蚀量。 拉尔敦乌苏至二乡段(k810+600~k899+600),位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平原微丘,植被以草场为主,这一段水土流失属轻度侵蚀,在避免大开大挖的情况下,施工增加水土流失较小。 二乡山口至库如力段(k899+600~k990+500),地形属高XX县区、XX县区,公路傍山沿河而行。沿线山体陡峻,岩石裸露,土层剥蚀严重,崩塌、碎落、滑坡、泥石流、洪积锥处处可见。该段水土流失属极强度侵蚀,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 333 3项目全线挖方1305209m,填方1888920m,借方1132198m,弃方464927m,见表2-3。 2.2.2.3环境污染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机械,如推土机、压路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m处的噪声可高达90~98db。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将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材料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沥青烟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堆放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可能污染水环境;桥涵隧道施工中废水、废渣的随意排放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2.2.4景观及环境地质影响 公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开挖地表、破坏植被,这些活动都会对沿线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原有公路已运行多年,改建过程不会对现有景观造成根本影响。但由于现有天山公路于1973年建设,当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随意取弃土、乱堆废渣废料等现象较为普遍,植被破坏严重,有大量的取土坑、弃土堆处于裸露状态,影响了沿线的景观和旅游功能。 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加之公路的修建,由于当时资金、技术、材料等方面原因,设计施工不完善,病害处治措施不到位,技术标准低,后期又未进行及时的技术改造和有效的养护,导致病害不断加剧,严重阻碍了南北疆的交流。根据实地调查,既有公路沿线主要地质病害有滑坡、崩塌、碎落、泥石流、雪崩,风吹雪、水毁等,灾害频繁发生,号称“地质病害博物馆”,严重影响了公路畅通。本次公路改扩建中,若对局部路段地质情 况认识不够清楚,施工中的随意开挖、爆破施工可能会加剧公路沿线已有的崩塌、碎落等地质灾害。 2.2.3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就环境角度来看,随着交通量增加,交通噪声将影响公路的居民和游客的休息环境;汽车尾气所含的多种污染物,如co、nox和烃类化合物质会污染环境空气。但由于公路所处区域人烟稀少,环境容量较高,噪声污染及大气污染不会成为公路沿线突出的环境问题。 从公路建成后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各类环境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将恢复植被、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生活污水、固体废物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本次公路改扩建中如能对原有诸多裸露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及治理,对公路景观将产生较为有益的影响。在那拉提零公里道班处、大龙池、小龙池风景区、巴音布鲁克镇前后做好相应的景观设计,公路沿线景观价值可以得到提升。 运输事故可能影响公共健康、环境舒适以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
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