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CB项目 质量检验分析 目录 一、 质量检验的分类 3 二、 质量检验的目的 6 三、 质量检验的组织 8 四、 质量检验制度 12 五、 质量特性 14 六、 产品及相关术语 19 七、 质量管理相关术语 24 八、 质量管理之理论观 31 九、 项目基本情况 42 十、 产业环境分析 44 十一、 PCB行业面临的挑战 47 十二、 必要性分析 48 十三、 经济收益分析 48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49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0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52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54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57 十四、 建设进度分析 5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58 十五、 投资方案 59 建设投资估算表 61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62 流动资金估算表 63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65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66 一、 质量检验的分类 质量检验可按其不同的检验方式进行分类,也可按基本检验类型划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 1、按检验的数量特征划分 质量检验按检验的数量特征,可划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 (1)全数检验。全数检验就是对待检产品进行100%地逐一进行检验。全数检验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以及对不合格交验品进行100%重检及筛选的场合。 (2)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按照数理统计原理预先设计的抽样方案,从待检总体(一批产品、一个生产过程等)取得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中每一个体逐一进行检验,获得质量特性值的样本统计值,并和相应标准比较,从而对总体质量作出判断(接收或拒受、受控或失控等)。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不经济和无法实施的场合。 2、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特征划分 质量检验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特征,可划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1)计数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点值或计件值的产品或过程的检验。 (2)计量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的产品或过程的检验。 3、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 质量检验按其方法本身的特征,可划分为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1)理化检验。理化检验是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等对受检物进行检验。 (2)感官检验。感官检验就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质量特性或特征作出评价判断。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污损、锈蚀和老化程度等,往往需要人的感觉器官来进行检查和评价。 4、按检验后状态划分 质量检验按检验后状态,可划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1)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是指经检验后,受检物不再具有原来的质量特性和使用功能。如炮弹等军工产品、某些产品的寿命试验、布匹或材料的强度试验,等等,都是属于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只能采用抽检方式。 (2)非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就是检验对象被检查以后仍然完整无缺,不影响其使用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查的研究和应用,使非破坏性检验的范围不断扩大。 5、按检验实施的位置划分 质量检验按检验实施的位置,可划分为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 (1)固定检验。固定检验也叫集中检验,是指在生产单位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各工作地的产品加工以后送到检验站集中检验。 (2)流动检验。流动检验就是由检验人员直接去工作地检验。流动检验的应用场合有其局限性,不受固定检验站的限制。 6、按检验目的的特征划分 质量检验按检验目的的特征,可划分为验收检验和监控检验。 (1)验收检验。验收性质的检查目的是为了判断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是否接收该件或该批产品。验收检查是广泛存在的方式,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进厂检验,半成品入库前的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都是属于验收性检查。 (2)监控检验。监控性质的检查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是接收或拒收一批产品。而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的状态,也就是要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所以这种检查也叫做过程检查,其目的是预防大批不合格品的产生。如生产过程中的巡回抽检、使用控制图时的定时抽检,都属于这类检验。其抽查的结果只是作为一个监控和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信号,以便决定是继续生产还是要对生产过程采取纠正调节的措施。 7、按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按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进料检验(IQC)、工序检验(IPQC)和成品检验(OQC). (1)进货/进料检验。进货与进料检验是对外购物料的质量验证,即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及配套件等入库前的接收检验。 (2)过程检验。也称为工序检验和阶段检验,工序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连续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继续进行加工。 (3)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试验。其目的是预防不合格品进入流通领域,对顾客和社会造成危害。 实际上,一种检验活动往往具有多种特征,因此,可以同时属于多种检验方式。 二、 质量检验的目的 1、质量检验的目的 (1)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2)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产品缺陷的严重性程度,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3)了解生产工人贯彻标准和工艺的情况,督促和检查工艺纪律,监督工序质量。 (4)收集质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提供产品质量统计考核指标完成的情况,为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5)当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实行仲裁检验,以判定质量责任。 2、质量检验的重要意义 (1)通过进货质量检验,企业可以获得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外协件,这对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特别重要。此外,通过进货检验还可以为企业的索赔提供依据。 (2)通过过程检验不仅可以使工艺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而且还可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 (3)通过最终检验可以确保向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不仅可以减少用户的索赔、换货等损失,而且可以得到用户的信赖,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3、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责 (1)按质量策划的结果(如质量计划、进货检验指导书、国家或行业标准等)实施检验; (2)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3)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4)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5)异常信息反馈。 总之,加强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零部件不装配,不合格产品不出厂,避免由于不合格品的使用给用户、企业和社会带来损失。另外,在质量成本中,检验成本往往占很大的份额,通过合理确定检验工作量,对降低质量成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 质量检验的组织 1、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 由于各行业特点,生产组织的规模、产品结构及生产经营方式的不同,其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也不相同,有集中管理型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分散管理型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质量检验机构设置,不管哪种检验机构的设置,检验机构的基本职责大致是相同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贯彻和执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严格执行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充分发挥把关、预防和监督等质量职能,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标准,保护顾客的利益。 (3)负责制订质量检验计划,并监督实施和总结、评估。 (4)参与制定和完善有关质量检验工作制度和各级检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5)参与产品开发、研制、设计过程中的审查和鉴定工作,并参与工艺文件会签。 (6)参与质量审核,负责审核中具体的测试工作,提供审核资料和质量审核报告。 (7)负责正确制定各种检验记录表,编制检验技术文件。 (8)负责确定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点,并负责跟踪改进。 (9)负责收集、管理、分析和报告有关质量检验的信息资料。 (10)负责质量检验的培训教育,制订科学、适用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并确保有效实施。 2、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 在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职能。概括起来说,检验的质量职能就是在正确鉴别的基础上,通过判定把住产品质量关,通过质量信息的报告和反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防止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目的。 (1)鉴别职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2)把关职能。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 (3)预防职能。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同时还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无论是测定过程(工序)能力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批数据或一组数据,但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这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过程(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过程的状态是否受控。如发现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出现了异常因素,需及时调整或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过程(工序)能力或消除异常因素,恢复过程(工序)的稳定状态,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②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个班次或一批产品开始作业(加工)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只有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才能正式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了调整又开始作业(加工)时,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成批不合格品。而正式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作业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定时或不定时到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③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对前过程(工序)的把关,对后过程(工序)就是预防,特别是应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或发现质量变异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就能改善质量状况,预防不稳定生产状态的出现。 (4)报告职能。报告的职能也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这是为了使高层管理者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评价和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为了能作出正确的质量决策,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必须把检验结果,用报告的形式,特别是计算所得的指标,反馈给管理决策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 (5)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新形势下对质量检验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包括:参与企业对产品质量实施的经济责任制考核;为考核提供数据和建议;对不合格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实施跟踪监督;对产品包装的标志及出入库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不合格品的返工处理及产品降级后更改产品包装等级标志进行监督;配合工艺部门对生产过程中违反工艺纪律现象的监督等。 四、 质量检验制度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质量检验管理原则和制度,使各项质量检验活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提高了质量检验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下介绍几项主要的常用质量检验制度。 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操作者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1)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2)互检。就是操作者相互之间进行检验。互检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同一机床、同一工序轮班交接时进行的相互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