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作为学科的立法学第二节 立法学的价值和地位第三节 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第四节 立法学的研究方法2第一节 作为学科的立法学一、立法学研究什么?二、立法学的体系构成3一、立法学研究什么?(一)立法学以各种类别的立法现象为研究对象(二)立法学以立法过程中各种立法现象为研究对象(三)立法学以各种立法规律为研究对象(四)立法学还以与立法现象和立法规律 相关的事物为研究对象4二、立法学的体系构成n立法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它有其自身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立法学的各个基本要素或各个分支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立法学体系构成的条件和中西方状况的比较 (二)立法学体系构成的要素和内容5第二节 立法学的价值和地位一、法治时代与立法学研究二、立法实践与立法学研究三、立法学的理论价值和地位6三、立法学的理论价值和地位(一)立法学是促进法学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学科(二)建设和发展立法学是发展中国法学体系所必需7第三节 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立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二、由立法思想和学说到立法学学科三、当代世界立法学总说8一、立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n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以立法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前提条件的。n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以社会制度尤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达到一定程度为条件。9二、由立法思想和学说到立法学学科n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先有立法思想和立法学说,再有独立的、专门的立法学学科的演进过程。(一)立法学的思想渊源和萌芽 立法学是法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法学本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曾与哲学、文学、神学特别是政治学结合在一起。(二)立法学的生长和形成10三、当代世界立法学总说第一,关于立法总论的研究。第二,关于立法原理的研究第三,关于立法主体的研究第四,关于立法过程的研究第五,关于立法技术的研究11第四节 立法学的研究方法一、立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理论与实际结合和走出去请进来12一、立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n立法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国,基本的方法是:(一)实事求是的方法 实事求是是我们对任何事物所应抱有的态度和方法,也是我们研究立法问题所应抱有的态度和方法。(二)从实际出发的方法 从实际出发也是我们研究任何问题包括研究立法问题应当采取的方法。13一、立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方法 以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方法研究立法问题,就是运用辩证的方法研究立法问题。(四)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分析和比较的方法,也是立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五)吸收和运用新成果与坚持和发展相结合的方法。14第一编 立 法 原 理第二章 立法原理总论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第四章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五章 立法的国情根据第六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15第二章 立法原理总论第一节 何谓立法原理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范畴第三节 立法的物质基础第四节 立法与利益、治国和秩序16第一节 何谓立法原理一、立法原理界说二、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内容三、立法原理和立法总论17一、立法原理界说n一定的立法原理是一定的立法和立法学的直接的理论基础。它是关于立法的带有普遍性和基本规律性的事物的理论表现,同时它又是立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n立法原理的主要特征在于:第一,立法原理是立法的理论表现形态。第二,立法原理是立法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立法原理是立法和立法学的基础理论。18二、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内容n立法原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专门的立法原理著述或立法学原理著述;(2)总论性或综合性立法学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3)关于立法制度的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4)关于立法技术的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5)关于立法思想的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6)其他立法学著述或法学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19二、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内容n这六种形式的立法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关于整个立法的总的、基本的原理。第二、关于立法制度的原理。第三、关于立法技术的原理。20三、立法原理和立法总论 立法原理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它更多的是较为集中地以专门的立法原理著述和立法总论著述表现出来。21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范畴一、立法基本范畴举要二、立法实践需要立法范畴理论三、学术教训和立法范畴研究四、研究立法基本范畴的要求22一、立法基本范畴举要n立法基本范畴亦即立法基本概念,是立法实践的理性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立法原理和整个立法理论的细胞,是立法研究成果的基本载体。n从形式结构的角度说,立法原理主要由微观、中观和宏观原理构成。立法基本范畴就是微观立法原理。23二、立法实践需要立法范畴理论n立法基本范畴之所以有研究的必要,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地开展立法活动和科学地研究立法问题,需要科学地理解和运用立法基本范畴。n研究立法基本范畴,主要是对这些范畴予以正义。24三、学术教训和立法范畴研究n注重立法基本范畴的研究和正义,对今后中国立法学的深入发展,至少会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求得共同的出发点或前提;二是可以为立法研究提供较确定的范围或界限。25四、研究立法基本范畴的要求n首先,要坚持科学的标准,避免以主观爱好来赋予立法基本范畴以某种自己喜好的含义。n其次,要充分占有和消化材料,正确判定它们的价值和真理性程度,保留其合理内核。研究和界说范畴,比作其他研究更需要首先了解有关材料,尤其是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n最后,立法和立法学都要向前发展,其基本范畴的数量和含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发展,对它们的理解也应当与时俱进。26第三节 立法的物质基础一、立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二、正确认识立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27一、立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立法具有客观性(二)立法者不是在制造法而是在表述法(三)立法的客观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8二、正确认识立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一)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立法观的发展(二)不能把唯物主义法律观仅仅看作经济基础决定法的观点(三)法同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物质生活条件 的反作用(四)并非任何立法现象都可以从物质生活条件中找原因(五)立法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要反映又不能完全反映(六)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合力而以必然性为主导的过程中 发展立法29第四节 立法与利益、治国和秩序一、立法与公众意志、利益和幸福二、立法与治国和维护社会秩序30一、立法与公众意志、利益和幸福 从立法与公众意志、利益和幸福相关联的角度谈论立法,是中外立法思想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普遍现象。31二、立法与治国和维护社会秩序(一)立法与治国 把立法与治国联系起来,把立法作为治国的必要条件或手段,在中国历来是解释立法的必要性、任务和作用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之一。(二)以立法维护社会秩序和指明前进道路32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第一节 立法概念释义第二节 立法的外延、内涵和定义第三节 立法和法的创制、制定、制订、拟订33第一节 立法概念释义一、立法概念的使用和研究概况 立法是对权利资源、权力资源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利益,进行法定制度性配置的专门活动。二、立法概念的研究方法 要把握一般的立法概念或范畴,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即:全面把握立法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出一个可以反映每一种立法的共同特征的、可以用来说明迄今所出现的各种立法的概念或范畴。34第二节 立法的外延、内涵和定义一、立法的外延二、立法的内涵三、立法概念的定义35一、立法的外延n研究立法的外延,也就是研究适合于立法概念或范畴的各种立法现象。n研究立法的外延,可以看到:(一)立法是历史的范畴(二)立法是国情的产物(三)立法的种类具有多样化36二、立法的内涵n立法的内涵,指立法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n考察古今中外各种类别的立法,可以看到它们有以下共同特征:(一)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进行的活动(二)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三)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四)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五)立法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37三、立法概念的定义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的社会规范的活动。38第三节 立法和法的创制、制定、制订、拟订一、立法和法的创制二、立法和法的制定三、立法和法的制订、法的拟订(一)采取简化措施(二)科学予以界说(三)正确加以使用:实例分析39第四章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 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第三节 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40第一节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一、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界说二、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发展和种类三、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客观性四、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潮流41一、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界说(一)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含义(二)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本质和功能42二、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发展和种类(一)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发展(二)立法指导思想的种类(三)立法基本原则的种类43三、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客观性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立法一般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作用下得以运作的。44第二节 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一、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二、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45一、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n当代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立法观。(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中国立法(二)以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指导中国立法46二、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n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一)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的构成和特点(二)以毛泽东思想立法观指导中国立法47第三节 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一、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新特色二、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三、中国立法的宪法原则四、中国立法的法治原则五、中国立法的民主原则六、中国立法的科学原则48一、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新特色 当代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于它以立法法这样一种专门规制立法活动的宪法性法律,集中确立了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使这些原则不仅以观念形态存在着,而且还以明确的法律制度形式存在着,实现了立法基本原则的法律化和制度化。49二、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 以立法法的诞生为标志,中国现时期的立法基本原则,实现了由观念形态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这样,中国现时期的立法基本原则就不单是观念性的准则,而是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准则和观念化准则相结合的准则,并且首先是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准则。这是中国立法基本原则和立法制度两个方面的重要进展。50三、中国立法的宪法原则n各国立法都非常强调正确处理立法与宪法的关系,强调立法应当以宪法为根据或不得同宪法相抵触。n中国立法自然也如此。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五条)又规定行政法规应当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第八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自治权限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规定自治权限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同样不得同宪法相抵触。51三、中国立法的宪法原则n中国立法法以其深具特色的宪法基本原则,作为中国立法的首要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宪法基本原则意味着:其一,立法应当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大局。应当积极制定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建设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其二,立法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民主专政性质不能改变。其三,立法应当与改革开放相得益彰。52四、中国立法的法治原则n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突出地体现为: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当有法的根据,立法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社会组织或成员以立法主体的身份进行活动,其行为应当以法为规范,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职责。这是各国立法的法治原则的共性方面。n在中国,立法法正式确立了立法的法治原则,这就是:“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四条)n这一原则一方面反映了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
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