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分公司文件 炼焦、热工作业指导书 LT/JH-153/Z-2005 (第1页共53页) 1目的和适用范围 规范了焦炉热工系统的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设备维护、安全生产要点、 确保焦炭均匀成熟。 适用于炼铁分公司煤焦化分厂热工作业区和炼焦作业区热工组 2引用标准和术语 焦炉技术规程 焦化安全规程 术语 •加热制度是指在调火工作中所要控制或调节的温度和压力制度。包括结焦时间、 标准温度、煤气流量、烟道吸力、蓄热室顶部吸力、看火孔压力、空气口开度、空 气过剩系数、孔板直径、集气管压力等。 •乱笺指因各种原因而产生一个或几个延迟推焦的炉号,这样就造成乱笺。 • Ki:标志着推焦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吻合的情况,计算公 式如下:Ki=M-Ai/M 式中 M—班计划推焦炉数 Ai—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土5分钟以上的炉数。 • K2:用以评定班按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的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如下: K2= N- A2/ N 式中 N—班实际推焦炉数 A2 超过计划推焦时间土5分钟的炉数 • K3:用以评价焦化厂在遵守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K3= Ki X K2 3职责 3. 1执行热工系统的加热制度。 3. 2负责炉温调节工作,并配合进行煤气置换及停送煤气工作。 3. 3编排、填写推焦计划。 发布日期:2005-11-24 实施日期:2005-11-24 版次:B/ 1 编制单位/人:刘智江 审查:罗刚 批准:郝晋 3.4负责交换机的操作,在机、焦侧烟道检查煤气、废气行程、风门盖板、链条、 陀杆及所使用煤气、废气设备的检查、维护、调节。 3. 5负责地下室水泵抽水工作。 3. 6维护调整好护炉铁件。 3. 7负责焦炉炉柱曲度和炉体膨胀的测量和炉柱的更换。 3. 8负责各大小弹簧的测调、清扫、加油。 3. 9负责炉顶纵横拉条的检查、调节和更换。 3. 10炉体的热补与冷修。 3. 11做好各类灰、砖及材料工具的保管。 3. 12维护保养各种设备和仪表,负责操作现场设备环境卫生清扫。 3. 13控制危险点源。 3. 14负责记录和计算加热制度数据。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 1作业前准备 4.1.1提前15分钟到岗,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Q/BG-568-2004)严禁穿含化纤制品的劳保用品及内衣。参加班前会,班长确认到岗 人员的精神状态,听取作业长、班长传达生产情况及布置本班的工作和安全注意事 项。 4. 1.2向交班者询问上班生产情况,检查设备、安全、卫生、工具等,查看记录。 a) 检查上班填写的交接班记录,检查本班排的计划。包括出炉数、检修时间、 预定结焦时间、乱笺号、上班推焦计划完成情况,有无延长结焦时间和出 炉。 b) 检查直行温度的安定系数,加热制度有无变化。 c) 与交班者共同下地下室检查加减考克关闭及设备情况。 d) 与交班人员共同进行最后一个交换 e) 检查水封满流情况 (1)检查交换机运转情况 C2)检查交换程序 (3)检查煤气、废气行程系统 (4) 检查交换机运转情况 (5) 检查交换程序 C6)检查煤气、废气行程系统 f) 检查交换时间,有无漏交换现象 g) 检查设备、安全、卫生、工具等,查看记录。 4.1.3提前半小时,打扫卫生,擦洗设备 4. 2作业工具的准备 序 号 工具和设备称 适用阶段 1 红外线测温仪 测温时用,即直行、横排、炉头、蓄顶、焦饼、炉顶空间温度、 冷却温度、炉墙温度(测量阶段使用) 2 斜型微压计 测炉顶看火孔压力、蓄顶吸力、炭化室底部压力、五点压力、 蓄热室阻力(测量阶段使用) 3 U型压力计 显示测量煤气主管、横管压力、烟道吸力(测量阶段使用) 4 万用表 测炉顶空间温度用(测量阶段使用) 5 热电偶 测炉顶空间温度用(测量阶段使用) 6 管钳 更换孔板用及维修喷浆机、喷补机 7 扳手 更换孔板及开关加减考克用及调节大小弹簧、维修喷浆机、喷 补机 8 游标卡尺 测量孔板直径及测量横拉条直径 9 卷尺 测量碇高调行程(处理阶段使用) 10 榔头 修理碇架、置换煤气及维修喷浆机、喷补机,砌筑修补炉体 12 手电筒 照明 13 co报警仪 煤气区域作业 14 钢钎 通下喷管 15 水银温度计 测量烟道温度 16 撬棒 处理卡碇 17 钢板尺 测量炉柱曲度、弹簧吨位 18 线锤 测量上升管、抵抗墙,操作台支柱倾斜度 19 喷浆机 砖煤气道灌浆 20 半干法喷补机 喷补炭化室 21 铁铲 抹补炭化室炉墙 22 瓦刀 砌筑修补 23 泥桶 抹补、灌浆、装泥料 24 大铲 翻修炉体 25 刷子 刷蓄热室封墙、两叉部、废气碇 26 手钳 维修喷浆机、喷补机 27 锯弓 维修喷浆机、喷补机 28 剪刀 修补人力车、剪石棉布 29 铁皮剪刀 剪铁皮 30 钢钎 取放灯头砖 31 风镐 拆卸炉门衬砖 4.3工作流程 f 测量、检查 调节、处理 记录 A A 工序名称 工作内容 测量、检查 测量各项数据,巡检现场,对炉体各部位进行检查。 调节、处理 分析原因、判断处理部位、对检查处的部位进行处理。 记录 将测量数据、处理的情况做以记录。 4. 3. 1测量、检查 温度的测量 •直行温度的测量: a) 每次测温前对表,并调整好测温仪的测温日期和时间,不准调节发射率和补偿 温度.O b) 直行温度测量焦炉的标准火道:机侧第7#火道和焦侧第22#火道。 c) 四班每班测量直行温度两次,相隔时间为4小时,每天的2点、6点、10点、 14点、18点、22点进行测量。白班每月不定期抽测。 d) 在交换后十分钟开始测量,测量下降气流的标准火道,测灯头砖与鼻梁砖间处 温度,测量路线从焦测交换机端开始,由机侧另一端返回,全过程时间为6分 钟,两个交换测完全炉温度。 e) 在测量时,燃烧室看火孔盖应随测随开(一次不应打开3个以上),测完立即盖 好。 f) 每分钟内应测量相同数目的火道(7—8个)每次为5〜6分钟。 g) 测量温度应按冷却温度校正值和高温计校正值,换算为交换后20秒的温度 h) 如在测量时,遇见加煤或冒烟,不能测出温度时,在全部测完后。补测未测出 的温度,并按测量时间换算为交换后20秒的温度。 i) 分别计算出机侧、焦侧的平均温度,并将记录抄写到记录本上,同时计算测温 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K均)和安定系数(K安)。 j) 焦炉沿纵长方向各燃烧室昼夜平均温度的均匀性,用均匀系数K均表示 «均=(M—A 机)+ (M—A 焦)/2M 式中:K均一炼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 M——炼焦炉燃烧室数目(不包括修理炉与缓冲炉)。 A机、焦一一机焦测温火道与全炉机焦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相差20°C以 上的火道数,边燃烧室相差土30°C。 k) 直行温度的均匀系数用K均来表示。直行温度的稳定性是直行温度平均值与规 定的标准温度相比不得超过土7°C,超过的土7°C的为不合格,直行平均温度的 稳定系数用K安来表示。 K 安=[2N— (A 机+A 焦)]/2N 式中:K安一炼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稳定系数。 N——昼夜全炉温次数 A机、焦一一分别表示各次测温机焦侧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7°C 以上的次数。 l) 本班应由一个人测量,避免视差。 m) 控制要求:K均250.97; K安20.95 n) 录入:将红外线测温仪所测的直行温度数据输入机算机保存(LT/JH-155/Z-001 焦炉直行记录) O) 连接串口线与软件系统设置的串口号相对应。 P) 启动软件,单击开始\程序\焦炉温度管理系统\焦炉库管理系统。 q) 先将红外线测温仪电源关闭,把串口连线一端插入高温计上的RS232CK 口,另 一端连好在计算机的串口上,选择炉号打开高温计电源,接“MODE”将状态 指示调到“TOPC”,按“ENT”键,当“嘀嘀”声音停止后,关闭电源,拔掉 高温计串口线。 r) 输入数据时当前序号应大于测量数据量,单击直行温度输入窗口的“保存”按 钮。 •横排温度的测量: a) 在交换后十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火道灯头砖与鼻梁砖间处的温度。 b) 单号燃烧室由机侧往焦侧测量,双号燃烧室由焦侧往机测测量。 c) 每分钟内应测量同数目的火道(7〜8个),每次测6排燃烧室。 d) 在测量时,燃烧室看火孔盖应随测随开(一次不应打开三个以上)测完立即 盖好。 e) 测得的温度,应输入计算机内,测量后,作出每排燃烧室,十排燃烧室和全 炉燃烧室的曲线,并分别计算横排温度系数K横。 K 横=24—W/24 式中: 24—第三火道至第26火道的火道数。 W—第三火道至第26火道的各个火道温度越过规定(与标准线比,单排土 20°C,十排土 10°C,全炉土TC)的不合格数。 f) 实测温度曲线与标准线(根据机焦标准温度差画出)相比,如有单 排超出土20°C,十排超出±10°C,全炉超出7°C的必须及时进行检 查调节与处理。 g) 从机侧第3火道至焦侧第26火道的温度曲线应接近于直线。 h) 控制要求:K横20.95 i) 录入同直行温度方法一致 •边火道(炉头温度)温度的测量 a) 在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火道灯头砖与鼻梁砖间处的温度 b) 测量时,应靠近交换机的一端开始,按顺序进行,每次只测一侧的单号或 双号,每侧在交换内测完。 C)每分钟应测量相同数目的火道(7〜8个) d) 在测量时,燃烧室看火孔盖应随测随开(一次不应打开三个以上)测完立 即盖好。 e) 将测量结果输入计算机。 f) 单个炉头温度与同侧标准温度之差应不超过土50°C,边燃烧室不超过60°C, 有超过的必须进行处理并计算K头。 g) K 头=(M-B 机)+ (M—B 焦)/2M 式中: h) M---全炉燃烧室数。(不包括修理炉如缓冲炉) i) B机、B焦-----分别代表机焦测量边火道温度与全炉机焦侧标准温度相差 (50°C)(端炉60°C)以上的燃烧室数。 j) 一般情况下,必须保持边火道温度不低于(1100C) k) 控制要求:K头20.95 l) 录入同直行温度方法一致 •蓄热室顶部温度的测量: a) 测量地点应是蓄热室最高温度点 b) 焦炉煤气加热时测量上升气流的蓄热室,在交换后立即开始,测完后立即 盖好盖子。(高炉煤气加热时测量下降气流,换向前10分钟开始测量) c) 测量时,应由交换机端开始,按顺序进行,每次只测一侧的单号或双号, 每侧在两个交换内测完。 d) 测得的温度若有超过(1320C或低于900°C )的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e) 将测的结果输入计算机,同时分别计算出机侧、焦侧的平均值。 f) 录入同直行温度方法一致 •小烟道温度的测量: a) 工作前检查好,(500°C)水银温度计22支,用木塞(或石棉绳)固定不使 其脱落,并保持温度计插入深度200〜300mm。 b) 交换后立即将温度计按顺序插入下降气流两叉部的测温孔内。 c) 当发现有下火时,不要插温度计,应找出原因,处理解决。 d) 交换前十分钟,按插入的顺序读出温度数,读数准确迅速,读数时不要将温 度计全部拔出,记录者准确的将温度记录下来。 e) 温度计取出后,必须将测温孔盖好。 f) 每侧分两次测完,并将记录输入计算机中。如温度超过450°C应查找原因, 进行处理。 •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 a)当结焦时间达2/3时的前一个小时(在正常的结焦情况下)将机、焦侧的装 煤孔盖,更换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