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描述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导学目标】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计划】 1课时。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澎湃(péng pài) 桅杆(wéi) 凛冽(li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镌刻:雕刻。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作品简介 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4.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需所需。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交流点拨】本文抓住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围绕歼-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依次记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 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 【交流点拨】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交流点拨】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1.读课文“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试着赏析本段文字。 【交流点拨】①“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2.本文作者能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你觉得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儿? 【交流点拨】①很有价值感,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不言而喻;②很有层次感。ɑ叙事完整,铺排有序。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c文风平实,脉络直观;③很有现场感,ɑ标题“一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b开头“海风呼啸”“斩浪前行”“军旗迎风招展”等句子、词语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c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d“咆哮声”“一转变”“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描写,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着舰过程中;④很有美觉感,ɑ动态美,对海天环境的全景描写,具有宏观上的壮美;对着舰细微动作的描写具备了微观的细节之美。b情感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官兵的家国情怀。c语言美。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等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本文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 课外搜集其他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 【附:板书设计】 一着惊海天很有价值感 很有层次感 很有现场感 很有美觉感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4 一着惊海天 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教学重点: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着惊海天”,是我们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观看 辽宁舰舰载机起降视频 图片展示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15 552号飞机 辽宁舰歼-15起飞训练 高素质的辽宁舰官兵 辽宁舰内部 二、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重点)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难点)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背景透视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四、检查预习 1读一读字音 着(zhuó )陆 凛(lǐn )冽 默契(qì )殚( dān )精竭虑 镌(juān )刻 桅( wéi )杆 娴( xián )熟 2写一写字形 浩hàn(瀚 ) 3记一记词义 1.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镌刻: 4.浩瀚: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5.娴熟: 五、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着舰过程 导思1. 文章是如何描写着舰过程的?品析重点语句。 周围人 导思2:文章重点描写着舰过程,为什么还要描写现场人的神态及心理? 困难 导思3. 文中哪些内容写出了当时中国研发着舰技术面临的困难? 写作手法 导思4.文章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运用了 哪些手法? 关键词:自豪、爱国 舰载机着舰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①-④)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 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第二课时 六、精读品味 第一部分(1—4段)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答案】“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第二部分(5—19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答案】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答案】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6.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 【答案】本有何作用?运用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7.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答案】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三部分(20—25段) 8.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9.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
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