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小麦、水稻、苹果、葡萄、黄瓜、豌豆、甘蔗等。这一状况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物种交流 B.人们的饮食习惯得到根本改变 C.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 D.物种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2.新航路开辟推动了食物物种交流,下列对图中物种传播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传播 A.甲:橄榄 B.乙:番茄 C.丙:咖啡 D.丁:茶叶 3.在美洲,小麦是欧洲移民的主食,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1776年,《美国农业》记载:“我们在原先种烟草的土地上继续种小麦等谷物,再适当施肥,便可获得丰收。”当地农民谈道:“小麦收割后,被大量卖到里沃德岛、新西兰等地。”这说明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 A.改变了美洲居民的饮食习惯 B.打通了欧亚间的新商路 C.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4.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生产能力的提高 D.水利工程的修建 5.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下列选项中,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②中国发布《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提出“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 ③联合国安理会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 ④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6.秦朝时,设有不同级别的田官。各级田官不仅要过问何种庄稼应每亩播种多少种子,而且还得视土地的肥瘠不同,允许生产者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种子多少的方便。田官的设置说明秦朝(   ) A.法律异常严苛 B.农业受到重视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僚机构臃肿 7.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小麦、粟的原产地 B.②地区最早驯化骆马和山羊 C.③地区是咖啡、玉米原产地 D.④地区最早栽培番茄和辣椒 8.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西方那块士》中讲到:“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以下与作者观点最接近的是(   ) A.农耕文明具有扩展潜能 B.农耕文明社会分工发达 C.农耕文明生产效率较高 D.农耕文明社会组织完备 9.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   ) 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 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 D.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 10.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亚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 A.甘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1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   )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 C.私有制得逐渐产生 D.国家开始形成 12.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入香料。这说明(   )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 13.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可以作为证据说明新石器时代(   ) A.食物种类十分丰富 B.人们过着定居农耕生活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 14.原始人群从依靠狩猎采集等方式寻找食物的生活转化为开始依靠饲养和种植生活,新方式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这比以前的狩猎行为获得的食物来源要稳定得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B.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15.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土豆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而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美洲地区的开发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 C.世界联系的加强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 16.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1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 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 18.“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推动(   ) ①人类趋向定居  ②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中国古代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以下关于不同时期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隋唐时期已形成两种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C.宋辽夏金时期稻麦复种制在北方已相当普及 D.明至清前期玉米和甘薯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20.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了(   ) A.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 B.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C.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 D.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二、材料分析题 21.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物种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影响深远。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食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断迁移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移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三 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农夫们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人类需要不断迁移的原因。 (2)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权划分等级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宗教崇拜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 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 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 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始作食用栽培。1768 年被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改良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 材料二  从16世纪番茄栽培向外传擂到现在,栽培番茄的品种形成了三大系统。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号和罗马。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结果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合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番茄品种。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番茄洲际传播的轨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番茄传播产生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疆城,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