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6页,30题,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读右边“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①国相比,我国气候比较温暖 B.与②国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C.与③国相比,我国陆上疆界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海陆兼备 读下图,完成2~3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 A.增速减缓 B.东多西少 C.出现负增长 D.总数已超15亿 3.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处于老龄化社会, 为此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生育政策 ②完善养老体系 ③延迟退休年龄 ④大力接纳外来移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比例饼状图,回答5~7题。 5.图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6.图中A、B、C所代表的三种地形类型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下列关于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②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③在林业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④在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图中D类型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上 读右边我国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8~9题。 8.判断右图中属于西北内陆地区的气候是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9.四图中可能是湖南株洲的气候资料图的是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尚未到达 B.春季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C.夏季风势力较弱,降水少 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11.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 B.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 C.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D.台风会给湖南带来长时间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2.关于我国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季风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陕西省自南向北分别划分为陕南地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三个自然区。据图完成13~14题。 13.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分界线大致接近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4.陕北地区的区域特征为 A.草场广布,牦牛成群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黄士广布,千沟万壑 D.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形 15.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是 A.煤炭、阳光 B.土地、森林 C.天然气、石油 D.庄稼、电能 16.下列措施中属于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是 A.海水淡化 B.修建水库 C.发展节水农业 D.跨流域调水 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中国诸多行业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达到日产医用口罩1.16亿只,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很多企业快速转向口罩生产,这次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政策 D.劳动力 18.北京某公司向湖北武汉捐赠口罩、防护服、食品等大量抗疫物资,如果选择铁路运输的话,应该选择什么铁路干线最合适 A.京哈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京广线 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我国"东耕西牧"的农业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东部地区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B.主要受东西降水量差异影响 C.四大牧区没有种植业分布 D.种植业区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2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在省区农业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省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B.乙省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 C.丙省区放养耐寒畜种牦牛 D.丁省区以旱地为主 21.依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省山地多,应大力发展温带水果种植 B.黄土高原地区应大力垦荒种粮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棉花生产 D.长江三角洲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 22.右图中各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A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南水北调缓解了B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C.C地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D地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23.关于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沿河沿湖分布 B.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D.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的高新区 北京的小明计划去上海旅游,在网上订票时发现,有以T开头的特快列车,还有以G开头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读两组列车的“客运简明时刻表”,完成24~25题。 24.T109次特快列车最可能沿哪一条铁路干线运行? A.京沪线 B.沪杭线 C.陇海线 D.宝成线 25.经过对比,小明选择G1次高速动车去上海,其原因叙述不可信的是 A.高速动车速度更快 B.高速动车更为舒适 C.小明想在出发当天到达上海 D.高速动车停靠站点更多 二、综合题(5个小题,共50分) 26.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读“我国沿北纬32°附近地形剖面图”和“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1)A是_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 (2)B是四川盆地,位于______(填温度带名称)。 (3)C是___________(地形区),它位于_______地区(干湿区)。 (4)D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叫作_________。 (5)A与B交界处的山脉是_________,B与C交界处的山脉是____________。 (6)在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增大,形成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建在第 、 级阶梯的交界处。 27.读右边中国部分河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山脉,黄河流入_____海。 (2)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河段(填序号),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是_______。 (3)长江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 (4)黄河乙河段流经黄土高原,该地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该河的丙河段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______河” (5)图甲、图乙是长江和黄河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甲河是_______,乙河是_______。 (6)黄河上游甘肃段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该区域湿地和森林修复面积5万公顷以上,请简述这一举措有什么意义?(2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材料二 图1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 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__________上分布不均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地区。 (2)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相比较,__________线施工难度最大,南水北调主要是将__________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3)联系我国城市、人口、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分析比较由东线和中线分别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受污染较小的是__________线调来的水,其引水源地是位于汉江上游的__________水库。 (4)“南水北调”东线方案调水的优势是 ,其跨越黄河时并未与黄河直接沟通,而是从黄河河床的下方以隧道形式穿黄而过,其原因是 。 (5)下列有“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2分) 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的缺水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_________(地形)上;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A.地形差异 B.土壤的差异 C.气候的差异 D.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 (2)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候比较干旱,河套平原发展种植业得益于引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
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