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杨村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入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⑥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C6H5O-、Cl-、Na+ B.pH=0的溶液中:K+  Ba2+  Cl-  HCO3-;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O-、S2-、NH4+ D.pH=7的溶液:Fe3+、Mg2+、SO42-、Cl- 参考答案: A 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和W同主族,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W)>r(Z)>r(Y)>r(X) B.元素Y分别与元素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元素Z和元素Y、W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四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元素Y的氢化物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为C元素;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再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Z为Na元素、Y为O元素;Y和W同主族,则W为S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 【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为C元素;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再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Z为Na元素、Y为O元素;Y和W同主族,则W为S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Z)>r(W)>r(X)>r(Y),故A错误; B.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 C.元素Z和元素Y、W形成离子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硫化钠等,故C正确; D.碳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氢化物沸点较高,常温下为固态,其沸点大于水,故D错误; 故选C. 4. 将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的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剩余固体成分为 A.Na2CO3  B.Na2CO3和NaOH   C.NaHCO3  D.NaHCO3和Na2CO3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c(NH)=c(Cl-) B.0.1mol/LNa2S溶液:c(OH-)=c(H+)+c(HS-)+c(H2S) C.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 c(HCOO-)+ c(H+)>c(Na+)+c(OH-) 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CO32-)+2c(HCO3-)+2c(H2CO3)=3c(Na+)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③28g CO的体积为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仅①②③     B.仅②⑤⑥   C.仅②③⑥   D.仅④⑤⑥ 参考答案: B 略 7. 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0.448L          B.0.672L          C.0.896L         D.0.224L 参考答案: A 略 8. 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由磷酸形成的酯,其结构式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9O6NP B.该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该物质为芳香族化合物 D.1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参考答案: AC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B.F- 离子结构示意图 C.氨分子电子式:            D.氯元素的一种核素: 参考答案: 略 10.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4 LHF中含有NA个分子 B. 标准状况下,11.2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原子总数小于2NA C. 5.6g 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0.26NA D. 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胶粒数为2NA 参考答案: C A、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而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 LHF中含有的分子数目,故A错误;B、在标准状况下,n(NO)= = 0.5mol,所含原子物质的量是0.5mol×2=1mol,n(O2)= = 0.5mol,所含原子物质的量是0.5mol×2=1mol,则二者所含原子的总物质的量是(1+1)=2mol,根据原子守恒规律,反应后原子的总物质的量还是2mol,即原子总数是2NA,故B错误;C、5.6g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投入稀硝酸中全部生成Fe3+时,转移电子总数为3 NA,Fe全部生成Fe2+时,转移电子总数是2 NA,则生成的既有Fe3+又有Fe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大于2 NA小于3 NA,故转移电子数可能是0.26 NA,所以C正确;D、将1L2mol/L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含有的胶体粒子数,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C。 【名师点睛】将分子和原子的结构、物质质量、物质的体积、物质的量等在物质及其所含构成微粒关系式计算中的应用与原子的构成、物质的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化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特点,更突显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B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C 比较磷、砷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测定不同温度同浓度的Na3PO4和Na3AsO4水溶液的pH D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参考答案: A 1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合成材料.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等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聚氯乙烯有毒; 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D、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 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B错误; 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有合法食品添加剂与违法食品添加剂之分,含有违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能食用,故C错误;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3. 在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   A.2Na2O2 +2CO2   == 2Na2CO3+O2   B.Na2O2 + MnO2  = Na2MnO4   C.2Na2O2 + H2SO4 = 2Na2SO4 + 2H2O + O2   D.5 Na2O2+ 2MnO4-- +16H+ = 10Na++ 2Mn2+ + 5O2+8H2O 参考答案: B 略 14. 用NO生产硝酸,可以有效消除污染,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是该电极的正极 B.电流由a极经导线流向b极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e﹣+2H2O═NO3﹣+4H+ D.若消耗2.24L(标准状况下)氧气,则会有0.4 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a极区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用NO生产硝酸,其原理:在正极上市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4e﹣+4H+=2H2O,在负极上是NO失电子的氧化反应NO﹣3e﹣+2H2O═NO3﹣+4H+,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解:用NO生产硝酸,其原理:在正极上市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4e﹣+4H+=2H2O,在负极上是NO失电子的氧化反应NO﹣3e﹣+2H2O═NO3﹣+4H+, A、a极上是NO失电子的氧化反应NO﹣3e﹣+2H2O═NO3﹣+4H+,是该电极的负极,故A错误; B、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a是负极,b是正极,电流由b极经导线流向a极,故B错误; C、a极上是NO失电子的氧化反应NO﹣3e﹣+2H2O═NO3﹣+4H+,故C正确; D、正极上市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4e﹣+4H+=2H2O,若消耗2.24L即0.1mol(标准状况下)氧气,则转移单子是0.4mol,会有0.4 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b极区,阳离子移向正极,故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Ⅰ、(1)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