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溯洄(shù) 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授予 实验 特地 显微镜
B.测量 支配 细至 一帆风顺
C.检讨 遵照 缅怀 齐家治国
D.突破 关键 栽种 袖手旁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
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
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 )
A.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B.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C.参加这次义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妇女和小孩。
D.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在仔细地检查天气的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上片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穷:尽
B.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C.便扶向路 向:方向
D.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忽逢桃花林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扫除人间一切尘杂污秽,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这就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B.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这个不速之客,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听完渔人的述说,“皆叹惋”;最后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系列的变化足以见出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又可见他们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来破坏。
C.“诣太守,说如此”中的“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长。
D.本文既不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不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作者在文章中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纷扰;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已经实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壶口瀑布(节选)
梁衡
①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
②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文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作者连用多个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2.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赏析下面的古诗并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对对联。
请你根据《社戏》这一课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社戏原本乏无味
下联:_____________促好戏
七、作文(共40分)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旨。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