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告诫(jiè)    推搡(sǎnɡ)      霎时(shà)      横溢(yì) B.寒噤(jìn)    蜷卧(quán)      闸口(zhá)      翌日(yì) C.懈怠(dài)    虔诚(qián)      苍劲(jìn)      蠕动(rú) D.隧道(suì)    恭顺(ɡōnɡ)      俯瞰(kàn)      穹顶(qió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帖切    扶植    真心诚意 B.干预       前沿       出类拔粹 C.脱离       谅解       不修边幅 D.抉择       枯噪       名人逸事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经达成一致,将呼吁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B.连续不断的余震,让当地居民担惊受怕,无法安心生活。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 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4、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走向强大、复兴,就必然会有人牺牲和付出。 B.作为籼粳水稻杂交第一人,马荣荣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抚顺是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城市,且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抚顺从未停止学雷锋的脚步。 D.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后填写课文原句。 (1)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 。 (3)淮南秋雨夜,________。 (4)________,晒翅常疑白雪消。 (5)________,相伴过年华。 (6)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7)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_________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B.见渔人,乃大惊/乃记之而去 C.并怡然自乐/如鸣珮环,心乐之 D.不足为外人道也/全石以为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4.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腰围上的中国 陈 卓 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首席研究员保罗·弗伦奇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在短短的27年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40—50岁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 000万人肥胖。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____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___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另一位作者马修·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 000万名男性和9 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子里就是脑出血。这些脱落下来的“锈迹”还会堵塞血管,造成脑栓塞。如果堵塞发生在心脏就是冠心病。近年来,这类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在逐步攀升。 ⑥更让人忧心的是,在成年人腰围越来越粗的同时,中国的小胖子也越来越多,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经超过55万人,12%的儿童体重超重。 ⑦是什么导致中国人的腰围越来越粗?在格莱博看来,造成中国人日益“心宽体胖”的罪魁祸首之一是饮食结构的变化。2003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来福士广场开业时,他注意到那里售卖美国热狗、土耳其烤肉、超级汉堡包和哈根达斯冰激凌,却几乎没有中式餐饮。 ⑧与饮食结构同时改变的,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83.8%的成年人从不参加锻炼。 ⑨两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学者还注意到,城市化进一步“加粗”了中国人的腰围。“爱护草坪是中国公园的一个最普遍的规定。这意味着公园只是一条装饰得很漂亮的小径,而不是可以让人们嬉戏、锻炼的场所。”弗伦奇说。 ⑩这样看来,要创造健康中国,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减小腰围,更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画线句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 2.第⑦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3.阅读全文,说说肥胖带来哪些危害。 4.请结合⑦—⑨段的内容给政府提几条创造支持性环境的建议。(不少于两条)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B.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与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C.全诗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结合,参差错落,能充分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D.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2.“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请简要分析本句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下面的例子,请另选一组事物,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要求:不拘泥于句式,40字以内。 例: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能承受酷暑严寒。 七、作文(共40分) 在距今大约两亿七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它们是恐龙…… 请你自选角度,发挥想象力,写一个关于克隆恐龙的片段。200字左右。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