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海峡(xiá) 相机调控(xiàng) 锐不可当(dāng) B.卖弄(nong) 坟墓(fén) 外溢效应(yì) 一气呵成(hē) C.栅栏(zhà) 哺育(fǔ) 重足而立(chóng) 心无旁骛(wù) D.骸骨(hái) 一枚(méi) 给水系统(jǐ) 参差不齐(cē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B.我这题目,是把《礼记》和《老子》里头的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C.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D.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自残形秽。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做学问引经据典要取其精要,切不可断章取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B.这句话撕碎了他虚伪的面具,诚实高贵的形象在大家心中荡然无存。 C.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被屡屡曝光,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 B.据报道,2016年12月中旬,中国雾霾范围进一步扩大至约17个省区市左右。 C.《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纪录片,它保留了故宫文化的气质和“工匠精神”的内核,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 D.2016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民谣艺术家,诗人、导演鲍勃·迪伦获得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看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了作者之痴——痴情于山水,亦痴情于故国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情实感,耐人寻味。李商隐别后相思,至死不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催人泪下;刘长卿凭吊贾谊,怜君伤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令人动容。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六一居士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风霜高洁(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3)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 (4)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老/而衰且病 B.吾家/藏书一万卷 C.是/岂不为六一乎 D.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4.从《醉翁亭记》一文可知,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时的“乐”是什么?他在“退休于颍水之上”时的“乐”又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晚年时的欧阳修有什么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读《怀疑与学问》,完成文后各题。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下面的几个句子是从文中括号处抽取出来的。请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还原到文中,应该是 __________(只写序号) ①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②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③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④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2.议论文要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请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围绕顾颉刚先生的观点列出文章的提纲,体现他的论证思路。 3.根据顾颉刚先生这篇文章给你的启发,请你阅读【链接材料3】,就这段材料提出两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链接材料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全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恐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①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②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词中所蕴含的苏轼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老师,十九岁时,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山村女教师。36年来,她坚持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同学们了解支老师的感人事迹后,纷纷在朋友圈中发消息表达敬意,请你也把自己的感言发到朋友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一)话题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全命题作文 中国古典小说遗产丰富,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它独放异彩,使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本单元四篇课文均节选自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长篇白话小说。这些小说通过曲折生动的情节,展示了异彩纷呈的人物画廊。 请以“我和古典名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
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