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提升练习--反比例函数与动态几何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交于点A (1,3)和点B (3, n),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n的值; (2)将△OCD沿直线AB翻折,点O落在第一象限内的点E处, EC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F. ①请求出点F的坐标; ②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PF是以D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1)探究新知:如图1,已知 △ABC 与 △ABD 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结论应用:如图2,点M,N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上,过点M作 ME⊥y 轴,过点N 作 NF⊥x 轴,垂足分别为E,F.试证明: MN//EF . (3)拓展延伸:若(2)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N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图象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MN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若 BM=3 ,请求AN的长. 3.如图,RtΔABC中,∠ACB=90°,AC=BC,点C(2,0),点B(0,4),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点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将直线OA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经过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的点(3,n),分别求m与n的值.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1= kx 与直线y2=mx+n交于点A,E,AE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 AB⊥x 轴于点B,C为OB中点.若D点坐标为(0,﹣2),且S△AOD=4 (1)求双曲线与直线AE的解析式; (2)写出E点的坐标; (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 5.如图,一次函数y=kx−4(k≠0)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12x(x<0)的图像交于点B(−6,b). (1)b=   ;k=   ; (2)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C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交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连接OC,OD,BD,若四边形OCBD的面积S四边形OCBD=24,求点C的坐标; (3)将第(2)小题中的ΔOCD沿射线AB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后,得到△O′C′D′,若点O 的对应点O′恰好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图),求此时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 6.已知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顶点A与坐标原点重合,一反比例函数图象过顶点C,动点P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动点Q同时以每秒8个单位速度从D点出发沿正方形的边DC﹣CB﹣BA方向顺时针折线运动,当点P与点Q相遇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 (1)求出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连接PD,当以点Q和正方形的某两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和△PAD全等时,求点Q的坐标; (3)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以点Q、P、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s. 7.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落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4,3),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AB、BC分别交于D、E两点,BD=1,点P是线段OA上一动点. (1)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和点E的坐标; (2)如图2,连接PE、PD,求PD+PE的最小值; (3)如图3,当∠PDO=45°时,求线段OP的长. 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在x轴上,点A的横坐标是1,以OA,OC为邻边作 ▱ABCO ,点D是BC的中点,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经过点A,点D. (1)求点B的坐标(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2)连接AD,若AB=AD,求k的值. 9.如图,反比例函数y=kx(k>0,x>0)的图象经过线段OA的端点A(m,4),线段O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α,且tanα=2. (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OA的解析式; (2)把线段OA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CB,CB与上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D,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DQ−AQ|的值最大?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P为函数y=kx(k>0,x>0)的图象上一动点,过点P作直线l⊥x轴于点M,直线l与四边形OABC在x轴上方的一边交于点N,设P点的横坐标为n,且n<3,当PNPM=14时,求出n的值. 10.某模具厂计划生产一批面积为 4 ,周长为 m 的矩形模具,需要确定 m 的取值范围. 小亮利用图象的方法解决此问题的过程如下: (1)建立函数模型,设矩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 x , y ,由矩形的面积为 4 ,得 xy=4 ,即 y=4x ;由周长为 m ,得 2(x+y)=m ,即 y=−x+m2 .满足要求的 (x,y) 应是这两个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内交点的坐标. (2)画出函数图象,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 y=4x(x>0) 和 y=−x 的图象. (3)平移直线 y=−x 可以得到函数 y=−x+m2 的图象,观察函数图象 ①当直线 y=−x 平移到与函数 y=4x(x>0) 的图象有唯一交点时,周长 m 的值为 ▲ ; ②请你直接写出在直线平移过程中,与函数 y=4x(x>0)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的其它情况及对应的周长 m 的取值范围. (4)得出结论,若能生产出面积为 4 的矩形模具,则周长 m 的取值范围为   . 11. (1)探究新知:如图1,已知△ABC与△ABD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结论应用:①如图2,点M,N在反比例函数 y=kx (k>0)的图象上,过点M作ME⊥y轴,过点N作NF⊥x轴,垂足分别为E,F.试证明:MN∥EF. ②若①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N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判断MN与EF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12.已知反比例函数y=1−2mx ( m 为常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 (1)求m的取值范围. (2)如图,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 ABCD的顶点D,点A,B的坐标分别为(0,3),(-2,0). ①求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设点P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若OD=OP,则P点的坐标为▲ .若以D,O,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 . 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至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连接OA,OB,过点B作BC⊥x轴交于点C,点P(m,n)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一动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S△POC=4S△PBC,求P的坐标; (3)如图2,连接PO并延长交双曲线于G(﹣m,﹣n),平面内有一点Q(m﹣1,n+2),PQ与GA的延长线交于点H; ①若m=2,求点H的坐标; ②当m≠1时,记H的坐标为(a,b),试判断(a+2)(b﹣4)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值;若不为定值,说明理由.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ABCO 的顶点 A,C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 B 的坐标为(4,2),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BC,OA 于点 D,E ,过点 D 的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像交 AB 于点 F . (1)求反比例函数 y=kx 的表示式; (2)判断 DF 与 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连接 O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存在点 G ,使 ∠ODG=90∘ ,直接写出点 G 的坐标. 15.如图1,已知A(−1,0),B(0,−2),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BC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E、F,且点E为AD中点,双曲线y=kx(k为常数,k≠0)上经过C、D两点. (1)求k的值; (2)如图2,点G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G作y轴的垂线,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图像于点M,交反比例函数y=−32x(x<0)的图像于点N,当FM=FN时,求G点坐标; (3)点P在双曲线y=kx上,点Q在y轴上,若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出满足要求的所有点Q的坐标. 16.已知:反比例函数 y=mx 的图像过点A( x1 , −1−12m ),B( x2 , 5−4m )且 x1+x2=0 (1)求m的值; (2)点C在x轴上,且 sΔABC=16 ,求C点的坐标; (3)点Q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动点,且在直线AB的右侧,设直线QA,QB与y轴分别交于点E、D,试判断DE的长度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长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解:∵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y =kx (x>0)的图象交于点A (1,3)和点B(3,n), ∴把A (1,3)代入y =kx 得,3 =k1 , ∴k=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3x , 把B(3,n)代入y =3x 得,n =33= 1; (2)解:①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k+b=33k+b=1 , 解得: k=−1b=4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 当y=0时,x=4,当x=0时,y=4, ∴点C (4,0),点D(0,4), ∴OC=OD=4, ∴△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DC=∠OCD=45°, ∵将△OCD沿直线AB翻折, ∴四边形OCED是正方形, ∴DE=CE=4, ∴E(4,4), 把x=4代入y =3x 中得,y =34 , ∴F(4, 34 ); ②存在, 理由:设点P(m,0), ∴DP2=m2+16,PF2=(4﹣m)2+( 34 )2,FD2=16+(4 −34 )2, ∵△DPF是以D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P2+PF2=FD2, 即m2+16+(4﹣m)2+( 34 )2=16+(4 −34 )2, 解得:m=1或m=3, 故在x轴上存在点P,使得△DPF是以D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此时点P的坐标为 (1,0)或(3,0). 2.【答案】(1)解:分别过点C,D,作 CG⊥AB , DH⊥AB ,垂足为G,H, 则 ∠CGA=∠DHB=90° . ∴CG∥DH . ∵△ABC 与 △ABD 的面积相等, ∴CG=DH . ∴四边形CGHD为平行四边形. ∴AB//CD . (2)解:连结MF,NE. 设点M的坐标为 (x1,y1) ,点N的坐标为 (x2,y2) , ∵点M,N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上, ∴x1y1=k , x2y2=k . ∵ME⊥y 轴, NF⊥x 轴, ∴OE=y1 , OF=x2 , ∴SΔEFM=12x1⋅y1=12k , S△EFN=12x2⋅y2=12k , ∴S△EFM=S△EFN , 由(1)中的结论可知: MN∥EF . (3)解:如图,根据题意,将图补充完成,连结MF,NE. 同理即可得, MN∥EF , ∵ME⊥y 轴, ∴ME//FA , ∴四边形FEMA是平行四边形, ∴ME=AF . 同理:∵NF⊥x 轴, ∴NF∥BE , ∴四边形FEBN是平行四边形, ∴NF=BE . 在 RtΔEMB 和 Rt△FAN 中, EM=FA∠MEB=∠AFN=90°BE=NF , ∴RtΔEMB ≌ Rt△FAN , ∴AN=BM=3 . 3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