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石佛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气的参与
D. 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参考答案:
D
2. 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红细胞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洋葱表皮细胞
参考答案:
D
3.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B.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参考答案:
D
【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其中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这由于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因此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详解】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溶酶体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 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D正确。
4. 下述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参考答案:
D
5. 在酵母菌的培养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式为
A.直线 B.“S”型曲线 C.“J”型曲线 D.不规则曲线
参考答案:
B
6.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8 C.100% D.0
参考答案:
A
7. .用燕麦幼苗重复向光性实验,将幼苗尖端切下置于琼脂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取下幼苗尖端,将处理过的琼脂块,继续在黑暗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增加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去顶的燕麦幼苗的弯曲程度可能会增加
B. 若用人工合成的2,4-D取代尖端在上图的处理,燕麦幼苗也会弯曲
C. 科学实验也证实:幼苗尖端所合成激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若将处理过的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正上方、完全盖住尖端切口,则此燕麦幼苗不生长
参考答案:
D
【分析】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随着接触尖端数量的增加,琼脂块中含有的生长素增加。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一侧,则胚芽鞘将弯向不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含量有关。
【详解】增加琼脂块上的尖端数,增加了生长素的含量,所以去顶的燕麦幼苗的弯曲程度可能会增加,A正确;人工合成剂 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也可以产生与题图相似的结果,B正确;幼苗尖端产生的物质是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该实验可证实:幼苗尖端所合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正确;若将处理过的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正上方、完全盖住尖端切口,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促进了下面的生长,所以此燕麦胚芽鞘会直立生长,D错误。
故选D。
【点睛】正确理解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 .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选项是: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若去掉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除去末端的一个游氨基外,R基上有5个氨基,每个氨基只有一个N,则说明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是88+5=93个,①错误;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若去掉3、25、56、78位的甲硫氨酸,每去掉一个,就减少两个肽键,共8个,若去掉88位的甲硫氨酸,位于末端,去掉后只减少一个肽键,故若去掉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共会减少9个,②错误;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则肽链变为5个,氨酸和羧基均分别增加4个,③错误;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新形成肽链5个,氨基酸数为83个,肽键数83-5=78个,含氧原子数为78+2×5+R基上的氧原子数,在没去掉甲硫氨酸之前,多肽中氧原子数为87+2+R基上的氧原子数,所以相比较,新形成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原来减少的为(87+2+R基上的氧原子数)-(78+2×5+R基上的氧原子数)=1,④正确。所以有关叙述错误是①②③,答案为A。
【考点定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合成中的相关计算,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需要识记相关规律公式:
①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注:如果形成二硫键,需考虑每形成一个二硫键需去掉两个H;
③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除R基外)=氨基酸总数-肽键数(除R基外);
④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的总数;
⑤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9. 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
C.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
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参考答案:
C
10. 图示DNA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包含8种核苷酸
B.DNA双链中②为模板链
C.在③链上可以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
D.⑤代表的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转运RNA搬运
参考答案:
D
11.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甲图③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参考答案:
B
12. 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该蜣螂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蜣螂与普通蜣螂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次生演替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慢
D.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 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标志
参考答案: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D错误。
15. 肝脏是人体内参与物质转化、解毒等代谢反应的重要器官,如:将氨转化成尿素。下表是甲、乙两名患者的血浆生化检测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血浆中尿素浓度
血浆中氨的浓度
甲
基本正常
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乙
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基本正常
A.乙的肝功能有某些异常 B.乙的肾功能正常
C.甲的肝功能有某些异常 D.甲的肾功能异常
参考答案:
C
解析:肝脏将氨转化为尿素,肾脏是将血浆中的尿素排出体外,甲患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乙患者肝功正常,肾功能异常。
16.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免疫系统可监控和清除人体内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D.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参考答案:
B
17. 下列对于流动镶嵌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B. 有的蛋白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C. 有的蛋白质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D. 磷脂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参考答案:
D
【分析】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细胞膜的外侧含有糖蛋白,内侧没有,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A正确;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细胞膜上有的蛋白质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D错误。
18. 下列装置中,能够收集到氧气的是
参考答案:
B
19. 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质粒是